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文学论文论文题目的选定

论文题目的选定

发布时间:2022-01-25 23:29:37编辑:小编归类:文学论文

仓石武四郎日记中的陈寅恪
 一、仓石武四郎及其中国学研究成果


  仓石武四郎(1897-1975)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家,尤其在战后以对汉语研究、汉语教育及辞典编纂的功绩而成为现代日本汉语研究的泰斗。他对现代汉语教育的贡献成为日本中国学发展的重要推进力和具体成果,1974年被授予日本朝日文化奖。但是,语言的工具性往往使人们忽视其学术史、思想史的意义。随着时年的推移,在日本,翻阅经典的《岩波中国语辞典》(岩波书店1963)虽然成为与中国交流的当然渠道,但在匆匆地寻找着中日词汇的对应义之际,人们已很少去注意到主编者的名字,更不用说在这种习以为常之中去体味仓石武四郎扬弃传统汉语训读法而使日本走上汉语学习康庄通衢的历史了。在中国,仓石武四郎的名字除了出现在《岩波日中辞典》(商务印书馆1986)上外,更是罕为人知,作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者,其影响之不及引进新知者,似乎是中外交流史上的通例。


本文来自第一论文网


  但日本汉语教育与中国学研究的发展壮大,在中日两国交往史上的现代意义,却是无法回避的。理解和认识仓石武四郎这位在战后崛起的中国学研究前辈,其意义和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仓石武四郎于明治三十年(1897)出生在新潟县高田市,他的父亲仓石昌吉是明治维新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的学生,典型的书香门第使他从小就喜欢日本与中国的古籍。1921年,他在东京帝国大学支那文学科毕业。同年,到中国江苏、浙江沿海进行考察,短期的中国之行使他对“训读”法与中国现代语之间的隔膜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因此成为他一生研究汉语教育、改革的契机。虽然在那一年他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的特选公费生,但一年之后即中途退学,于1922年进入当时日本中国学的中心——京都帝国大学大学院,在狩野直喜、内藤虎次郎等日本中国学的奠基者指导下从事研究。  1926年,他担任了京都帝国大学讲师,1927年升任助教授,1928-1930年被日本文部省派往北京留学。留学回国后,他继续在京都帝国大学任职,并兼任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今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前身)研究员。1939年,他以《段懋堂的音韵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1940年,又兼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1949-1958年,任东京大学专任教授。此后又担任日中学院院长等职。


  自留学回国后,仓石武四郎即致力于汉语教育的改革,创立中国语学研究会(今中国语学会)、仓石中国语讲习会(日中学院前身),并通过《支那语教育的理论与实际》(1940)、《汉字的命运》(1952)、《中国语五十年》(1973)、《架起通往中国旳桥梁:仓石25年中国语教学总结》(1977)、《ことばと思惟と社会》(1981)、《汉字?日本语?中国语》(1982)等研究专著与《仓石中国语教本》、《岩波中国语辞典》(1963)等教材和工具书的编纂,深入汉语研究并推广汉语学习。


  此外,作者的研究成就还表现在中国经学、文学等多重研究领域,其《尚书正义(校订本)》(1936)、《段懋堂的音韵学》(1941)、《中国文学史问题》(1957)、《中国文学史》(1956初版、1962再版)、《吴稚晖:中国的思想家》(1963)、《中国文学讲话》(1968)、《目录学》(1973)等著作都是中国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来源于
毕业论文
望可以帮到您。。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广西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 如何简要论述“唐宋变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