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经济论文城邦理论(城邦主义观念)

城邦理论(城邦主义观念)

发布时间:2023-05-25 16:50:05编辑:小编归类:经济论文

1. 城邦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根据亚氏的伦理一政治理论,城邦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最高组织,包含了人类社会中的最高善,而政治学是以城邦的最高善为对象的。

因此,政治学是最权威的科学,并统驭其他科学,使它们为自身服务,“正是这门科学规定了在城邦中应当研究哪门科学,哪部分公民应当学习哪部分知识,以及学到何种程度。

我们也看到,那些最受尊敬的能力,如战术、理财术和修辞术,都隶属于政治学……它的目的就包含着其他学科的目的”。

2. 城邦主义观念

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的基本内容在土地制度方面,提出私有公用原则主张温和的整体主义。

亚里士多德持有一种整体城邦观念,将公民的家庭、婚姻、教育、音乐等都赋予政治意义,纳入城邦事务中,主张由城邦进行统一规划与控制。他明确否认“公民可以私有其本身”,主张“任何公民都应成为城邦的一部分”。主张有限度的私有制。公有制下,由于划不清私人利益范围,人们之间的纠纷会更多 ;对于公共事务,人们不会去关心,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因此他主张“产业私有而财物公用”。城邦土地一部分划归私产,产权归于各户公民,其它的分地配置在边疆,另一块在近郊,再有一部分土地划归公产。

3. 城邦的概念和特点

城邦的含义: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特征:独立自主、小国寡民性质:是古希腊政治的内涵的主要概念

4. 城邦概念的核心

罗马帝国,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马曾经有数百年的共和制历史,但自从斯巴达克斯起义以后,罗马进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并通过两次“三巨头执政”后,屋大维被封为“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从此罗马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可用来表示罗马统治下的所有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控制着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5. 城邦的本质是什么

好像特洛伊战争一直被认为是希腊各邦第一次联合对外的集体行动。。

但特洛伊一方和希腊联军都是信奉奥林匹斯神系的,而且战争中天神也分为了两拨,宙斯、阿波罗、阿芙洛狄忒帮特洛伊,赫拉,雅典娜帮希腊联军,特洛伊还是宙斯最爱的三个城邦之一。加上二者在文化和风俗上也有很多共同点,所以我觉得交战双方都是同属希腊世界的。而且希腊本土的希腊人也是由不同的部族组成的,特洛伊人并不能严格的算是异族吧

特洛伊王子带走了斯巴达的王后海伦,然后斯巴达国王去找同胞哥哥也就是当时最强的城邦迈锡尼的国王一起出兵,阿伽门农又招呼手下的盟国组成联军。。感觉这跟希腊平时各个城邦有点摩擦就开打或者拉帮互殴没太大本质区别,至少我觉得和后来的希波战争是不一样的,毕竟波斯人是完全不同于希腊人和希腊世界的外族人,而且波斯对希腊的威胁直接影响到希腊世界的存亡。但特洛伊战争本身说的直白点就是被戴了绿帽的斯巴达国王和特洛伊王子之前的矛盾,而且战争的目的和口号就是夺回海伦,只不过斯巴达这边的帮手多了点,感觉上升到全希腊民族的层面好像太大了

6. 城邦社会

古时希腊是个地理名称,不是一个国家名称。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了周围若干村落。当时希腊有大大小小很多城邦,雅典和斯巴达是其中最大的两个。

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公元前683年,雅典结束了王政时代,向奴隶制社会迈进,并逐步形成了城邦。在早期,雅典和斯巴达一样,也实行贵族统治。从公元前594~前593年梭伦改革开始,中经前509~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逐步向奴隶主民主制度过渡。

公元前338年的喀罗尼亚之战,马其顿王国击败了希腊各邦的反抗,从而确立了对包括雅典在内的许多希腊城邦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23~前322年雅典与马其顿战于拉米亚,结果失败,附属于马其顿,从此完全失去政治独立,民主政体名存实亡。公元前2世纪中叶并入罗马帝国版图。

7. 城邦的概念

    城邦也可以称城邦国家,是古代希腊的一种独特的政权形式。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公元前8世纪,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产生许多城邦国家,最著名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古希腊城邦最突出的特点是“小国寡民”,每个域邦的面积都很小,人口也很少。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其建筑、艺术等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

8. 城邦法则是什么意思

西塞罗《共和国》:国家乃人民之事业,而人民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国家是一种制度性的权力运作机构,它在实施其规则时垄断着合法的人身强制。

Duguit:国家是一种人群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被区分为统治者及被统治者。

Bodin:共和国是对公共事务的主权性管理。

恩格斯: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总之,是一个成长于社会之中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

如果我们将一国之内的诸组成部分依范围大小列一个表,则国家的位置大概是:社会—政治—国家—政府。

祖国与国家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地域、文化、历史、宗教、有时是民族及人种概念,而国家是一个政治权力机构。

国家与政府的区别:在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上,有时国家与祖国的概念不分。

在分得十分清晰时,国家大于政府,尤其是国家是主权者的同义词,而政府只是国家的仆人、权力的执行者、被委托人。

但在国际舞台上,国家的概念比在国内政治中宽泛很多。

此时国家是国际法中的主体,是该国范围内的整个社会的代表,是这个国家全体人民的代表,与国内政治中的祖国十分相近。

国家不是与市民社会一起诞生的,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它应当是一个历史现象,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诞生,又会在一定阶段消失。

西方政治学界对国家起源的研究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对人类不同的政治社会形态进行比较,以看出相对于其他政治权力组织形式,现代国家的特殊性。

一种是对西方国家的发展轨迹进行历史的观察与描述。

第一种思路的结果是对现代国家三个特点的总结(即国家起源的三个标志): 1)统治者及官员的专业化。

2)权力中心的集中化。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统一的、金字塔形的法律体系(在法制国家内:宪法—法律—法规—行政命令)或规范体系。

3)政治权力的制度化、非人格化、非家族化。

这首先意味着抽象的公共权力与执政者的分离:执政者不是国家、不是公共权力本身,而只是它的一定时期内的执行者,或最多是代表。

它还意味着公共权力的行使应严格限制在法定的范围之内,其运用应严格遵守现行法律,而非统治者的个人好恶,要去除一切不确定性。

通过第二种思路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是在市民社会中逐渐生长起来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人创造出来的。

它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在西方:以希腊城邦为代表的城邦制国家(City—State, Etat—Cité)—帝国(马其顿或罗马)—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 Etat— Nation)。

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出现得比较早,且形式少有变化。

秦王朝便已经奠定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基础。

在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大概首先从13世纪的英国、法国开始,其典型特征是王权与教权、封建主权力的斗争,而在此过程中,国家相对于市民社会的独立性也日益凸显。

第一个阶段是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第二个阶段是消除农奴、佃农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得全国人民都只有一个上级:国王。

在革命之后,这种对国王的忠诚转化为对民族的忠诚,对祖国的忠诚,则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就出现了。

第三个阶段是各种政治机构、行政机构的出现,如市镇议会、如各种咨询机构(逐渐演化成政府各部)等,这是现代官僚政治的开始。

第四个阶段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日益法制化。

这个过程可以从英国大宪章算起,而到1628的Petition of Rihts和 1689的 Bill of Rights初步得以实现。

它将政治权力及其运用规范到了一个成文法的框架之内,成为了后来代议制的先声。

到了北美独立战争,特别是法国大革命,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制订了成文宪法,制订了人权与公民权法案,使得个人可以对抗国家的胡作非为。

9. 何谓城邦

罗马的意思解释:(一)、古罗马。原是古意大利一城邦,始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后发展为地中海地区的奴隶制大国。公元前30年由贵族共和国改为军事独裁的罗马帝国。公元395年以后分裂为西、东两帝国。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于7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至1453年灭亡。(二)、意大利首都。位于该国中部偏西。人口272万(1992年)。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现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多,以古罗马时期的斗兽场、万神殿等建筑最为著名。城西北的梵蒂冈,为罗马教廷所在地。

条条大路通罗马(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

组成汉字:条、大、路、通、罗、马

成语解释: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指“殊途同归”成语出处: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成语年代:现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造句: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不必着急

英语翻译:use different means to obtain the same result (idiom); all roads lead to Rome

近义词:殊途同归

10. 城邦主义是什么

“泛希腊主义”是一个被现代专家定义的名词,其含义包括两点:希腊人与蛮族人之间存在对立,希腊人之间存在共性和共同利益。

泛希腊主义伴随着与蛮族对立的历史以及公元前4世纪的现实情境发展深化,经文学家、戏剧家、政治家、演说家的建构,由公元前8世纪中叶包含宗教崇拜与体育竞技内涵的认同意识,演变为适应时代需要的政治政策,并于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被不同的人利用,宣扬自己心目中的泛希腊情感。常见的传统观点将高尔吉亚斯(Gorgias)、吕西亚斯(Lysias)、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Philip Ⅱ of Macedon)、德摩斯提尼(Demosthenes)视为泛希腊主义者。此外,人们发现,卡利克拉提达斯(Callicratidas)、莱山得(Lysander)、伯里克利(Pericles)、阿格西劳斯(Agesilaus)、狄奥尼修斯(Dionysius)、雅宋(Jason)、亚历山大(Alexander)等政治家和品达(Pindar)、色诺芬(Xenophon)、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等作家,也都具有多样的泛希腊主义观念、言论或行动。

而在泛希腊主义者中,伊索克拉底因毕生倡导该理念,而被誉为这一意识的代言人。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word2003怎么设置论文页码设置 word2003论文页码 毕业论文初稿,除了摘要,关键字,正文,还要写什么,说下格式,任务书一定要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