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经济论文论文刘备哭(刘备人物分析论文)

论文刘备哭(刘备人物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3 15:00:13编辑:小编归类:经济论文

1. 刘备人物分析论文

外表不用多说了,身长九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风眼,卧蚕眉,着青袍,手执青龙偃月刀,骑赤兔马。

性格上,是忠义的代表,善战且有一定文化,知春秋大义。但他性格上最大的致命点是——自负。

刘备收刘封为养子时,关羽表达了极度的不屑,使他在麦城被围时没有援兵;

评五虎上将时就对马超不服气,要离岗与之决斗,被诸葛亮劝止;

在守荆州时,诸葛亮告诉他要联合孙吴,抗击曹操,但在孙吴要求和亲之时,说孙权的子女是“土狗瓦犬”,致使双方交恶。

2. 刘备人物形象作文

刘备身上有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所以他才能屡败屡战。他自称中山靖王的后代,居然沦落到卖草鞋为生,家道没落到这种田地,一般人会垂头丧气的。

他却不断努力,想办法,找出路,结识了关羽张飞,境况稍微有所好转。

然后他投靠曹操,投靠刘表,无处容身,直到三顾茅庐遇到诸葛亮,联合东吴,才渐渐有了根据地。可以看出,永不言败,才有了后来的蜀汉。

3. 刘备人物分析作文

有志者事竟成。刘备三顾茅庐,立志请诸葛亮出山,终事竟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4. 论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参考文献

一、宽仁爱民在《演义》第一回,写刘关张桃园结义时,其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

二、敬贤爱士作品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其中就有三顾茅庐的故事。历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仅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演义》却以两回半的篇幅,精心设计,将三顾的过程写得委婉曲折,令人悠然神往。刘备不辞辛劳,不顾两位义弟的埋怨,锲而不舍地三次往访诸葛亮。

5. 三国中刘备人物性格探析论文

从人物刻画的手法上来看,三顾茅庐中刘备是礼先下士,求贤若渴,三次登门,肯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其成就霸业,而诸葛亮是满腹经纶,才高八斗,苦于未见明主,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所感动,于是成就了贤臣遇明主,才有了后来的隆中对三足顶鼎立的格局。

6. 刘备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三国演义刘皇叔难中知贤才的故事简介

刘备受托到江夏,代替刘表伐降将。

降将张武和陈孙,不是赵云的对手。

张武骏马赵云夺,献给刘备当坐骑。

刘备将马献刘表,袁的部将蒯越说:

这马眼下有泪槽,额边还有小白点。

名叫“的卢”会妨主,刘表不要还刘备。

刘表对备起疑心,派他新野去屯驻。

刘备到了新野后,兴利除弊政治新。

百姓对他很敬仰,建安十二年春天。

甘夫人她生刘禅,起个乳名叫阿斗。

刘表将备请荆州,想要废长立幼嗣。

刘备直言说不妥,幼子之母蔡氏知。

当然对备不满意,与弟蔡瑁设下计。

要在驿馆杀刘备,这天夜里伊籍到。

让刘马上回新野,蔡瑁设宴杀刘备。

伊籍又密告刘备,刘备再次把身脱。

蔡瑁率军来追杀,刘备骑马越檀溪。

这才有幸脱了险,缓缓策马向前行。

遇到抚琴的老人,“水镜先生”是尊称。

闲聊水镜对刘说:卧龙凤雏两个人。

得一便可安天下,有天刘备街上走。

遇到自称单福人,单福指着“的卢”说。

要想不受它伤害,把它送给你仇人。

等到仇人受害后,再骑你就没事了。

刘备听了很生气,严词指责和拒绝。

单福觉得他仁德,决意留下助刘备。

刘备拜他为军师,不久曹操派曹仁。

驻守樊城防刘备,曹仁立功心太切。

率军前来攻新野,并且摆下金锁阵。

单福一面来破阵,一面指挥夺樊城。

等到曹仁几退时,樊城早落关羽手。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根据历史事实改编之小说。演义以史为据,以儒家思想为本,强调“忠义”;着重描写战争,讲述汉末黄巾之乱至魏、蜀汉及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百余年间历史,刻画了众多英雄人物。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20多种,清代刻本也有70多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对《三国演义》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作者简介:罗贯中

罗贯中(133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罗贯中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和戏唱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楼粉妆》《隋唐志传》,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有:《三国演义》。

7. 刘备人物分析论文题目

刘备所说的天下第一英雄是陈登

刘备沉吟半响,说道:“其实,备心中确有一英雄人选。”“贤弟所指何人?”刘表落寞的眼神忽然来了精神。可是刘备也不答话,眼睛直盯着自己,似乎若有所指,刘表暗自得意,心道,刘备啊,这个马屁就不要拍啦。刘表正要推辞客气一番,只听刘备说道,“兄台听过陈登陈元龙否?”原来是陈登,刘表发现刘备意指非己,心里又落寞了,于是干笑道:“贤弟真是好人啊,别人在背地总是说人闲话,可你总是说人好话。只是陈登如若贤弟所言,可为何如今依然籍籍无名呢?”

见领导表了态,一旁的许汜附和道:“陈登嘛,也就一江湖术士,学艺不精,倒还骄狂得很啊。”陈登一向是大隐隐于市的低调之人,怎会骄纵狂妄呢?刘备暗忖,于是问许汜道:“许兄您认为陈登骄狂,可有依据呢?”许汜漱了一下腔调,正色道:“我过去因世道动荡路过他处,拜会过陈登。可他毫无客主之礼,一直不见搭理,自己上大床高卧,却让我在下床干坐。(汉末男男相宿成风,甚至成了风雅,详见《丑男庞统也爱和男人同眠》)”

“原来如此,许兄小气了,人家不陪你睡觉是有道理的。现在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陈登自然希望兄台能忧国忘家,匡扶汉室。可是您却向陈登提出一道睡觉这般附庸文雅的要求,这当然是陈登所讨厌的。假如当时是我,我肯定会上百尺高楼上去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区区上下床的区别呢?”刘备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依许兄这般,床第之欢论英雄,实在可笑。像陈登这样文武足备的超世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於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如此一席说辞,直呛得许汜面红耳赤,倒是一旁的刘表听了,放声大笑。

那么,究竟陈登何德何能,竟让人杰刘皇叔如此高看呢?我们不凡从《先贤行状》记载的两件小事谈起。第一件小事和“万人敌”吕布有关。当年,吕布占领徐州时,陈登组织关系尚在此地。鼠目寸光的吕布不成气候,聪明的陈登当然看在眼里。于是背地里给曹操发了一条短信:“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宜早图之。(《三国志》)”弃暗投明的明白人,曹操自然欢迎,即刻回复道:“潜伏军中,听候差遣”(“登输心魏祖,亲为反间”《资治通鉴》)。

自古以来,卧底都是提着脑袋的差事,下场终不会太好,尤其在三国第一猛男吕布身边,风险系数恐怕是极高的。不过,这对于大心脏的陈登来说,似乎一切都不是问题的。不久,陈登的“业务”来了。原来,淮南称帝袁术一直觉得孤单,总想找个伙伴唠嗑一下,于是吕布上了考察名单。当朝“皇帝”抛出橄榄枝,吕布自然受宠若惊,正待答应之时,陈登不失时宜地跳了出来,陈述利害关系。吕布这人有个毛病,就是耳根子软,陈登堆出笑容的几个忽悠,主意早已转了大半,况且袁术的“皇帝证书”,并没有得到官方认证,这也是事实。由此,吕布顺势改变主意,谢绝了袁术的好意。

打消了袁、吕二人抱团取暖的愿景,接下来各个击破自然是曹操分内的事了。吕布伏亡后,陈登因功勋卓越进封为伏波将军,兼广陵太守。广陵这个城市虽说不大,却是长江北岸的军事重镇,自然引来了江东孙策的非分之想。刚驱一狼,又来一虎,不过,对于见惯大场面的陈登来说,这仅仅又是一桩小事罢了。和陈登打照面的不是别人,正是日后虎踞江东的孙权。作为孙策的先头部队,大军围至城下,却见城楼上旗偃鼓息,一副凋零模样(“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将士衔声,寂若无人”《先贤行状》)。费了一番舟车劳顿,未想眼前只是残破空城,江东兵士们相视一笑,卸甲稍息。也是,入城只是迟早的事,何必猴急。不过,在人生的战场上,浪费时间,无疑是自杀,年轻的孙权不懂,但老辣的陈登一定懂得。

陈登悄上城楼,见时机成熟,急令士兵突击。强兵有如天降。孙权所部猝不及防,顿时溃不成军,死伤无数(“纵兵乘之,贼遂大破,皆弃船迸走”《先贤行状》)。孙权这人有个习惯,就是记忆力特别好,如此奇耻大辱,自然刻骨铭心。不久,立志报仇的孙权,企图卷土重来,厚着脸皮向老哥孙策要了数万精兵,再次兵临城下。得到情报的陈登,并不慌乱,一面轻描淡写地给曹操发去“短信”,请求救援,一面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布列整齐,逢孙权军至,即可点燃。

说来也巧,孙权本想掩着黑夜,暗袭广陵,可行军半道,却见光照远近。见此情形,孙权急哭了,不是偃旗息鼓吗,不是城门紧闭吗,怎么跟上次不一样啊?正焦虑间,城上鼓擂,火光冲天,杀声一片,没有思想准备的江东兵士,以为曹操援军以至,拔腿便跑。当然,其中跑的最快的,依旧是孙权(“令夜俱起火,火然其聚。城上称庆,若大军到。贼望火惊溃,登勒兵追奔,斩首万级《先贤行状》)。

无间万人敌,巧据江东虎,轻描淡写之间,强虏灰飞烟灭,陈登的作为,刘备自然钦佩不已。除却了钦慕,我们好学的刘皇叔,倒也从陈登那里偷师学的一招半式。《先贤行状》是如下记载的:“登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广陵吏民佩其恩德,共拔郡随登,老弱襁负而追之”。讲的就是陈登因为工作调动,轮岗至其他地区,临行时一番离职演讲,竟将城中百姓感动地一塌糊涂,非要不离不弃,追随到底。当然,这张“人情牌”,刘备在荆州逃难的时候,也曾煽情地山寨了一把,搞个大型“渡江秀”。可惜未曾学全,反倒被打成一张臭牌,不仅百姓被一番折腾,还在长坂坡落个抛妻弃子,狼狈可见。

8. 刘备人物分析800

既然提问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那就单单从小说角度评论给大家找点乐子?。

第一,忠,大汉未灭之前绝不称帝。

第二,仁,兵败逃亡时,为了百姓,日行十里。

第三,厚道,虽然多次寄人篱下但是不忍心夺人产业。

第四,义,关羽战死倾国报仇。

第五,会笼络人心,会识人,三顾茅庐,请出超级智囊,派魏延守汉中命脉,临终交待马谡不可大用。

第六,个人魅力无限,会哭,很多人评价刘备是哭出来的江山,试想一个卖草鞋的屌丝,一步一步成就帝业,如果没有真本事只靠哭,独霸一方可能吗?

第七,会装君子,鲁迅先生评价刘备似伪,试想哪个政治家不是一个好演员,哪个政治家不是伪君子,问题是信得的人只要多就不具备伪了,就是个人魅力了。

第八,其实还有最为隐藏的,得意忘形,固执,汉中战争的胜利,关羽初期的威震华夏,都使刘备迷失了方向,最后犯了大错,夷陵大败输干赌本郁郁而终。

总得来说,一个年过半百,卖草鞋的屌丝,早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最后成就帝业,其中的多少无奈,困难,忍耐,智慧,魅力,能力,勇气,是我们常人无法可以想象得到的,屌丝能够逆袭绝对是有一定大道理的。

作为现代人,大胆评价了一代枭雄,罪过罪过。权当给大家找个乐子?。

9. 刘备人物分析论文怎么写

1.名声何来?

论文,刘备不怎么爱读书,没啥文才,既不会写诗也不会作文,汉末文坛自然没这一号人;论武,此前没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不说,还被曹操、袁术、吕布多次胖揍,老婆孩子都被俘虏了几次。就这样的简历,曹操凭啥如此捧他,乃至于跟自己相提并论呢?

有人会说了,刘备是皇室宗亲(刘皇叔的错误就不必在此指出了),而且还有仁义的名声,所以才受人推崇啊。

但这显然是看多了《三国演义》的结果。

刘备虽然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其实可信度不高,就如同曹操后来自认是西汉曹参之后一样。

一方面,这事根本不可考,只有刘备一方的证词,后来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就指出,虽然刘备说自己出自汉景帝一脉,但年代太过久远,从祖父以上的世系就没谁知道了。

另一方面,《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先祖刘贞,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封涿县陆城亭侯,后因祭祀所献的酎金成色不对,被贬为了平民。

可这段叙事里有两个明显的错误:一是根据《汉书》记载,刘贞封侯是在公元前127年;二是西汉并无乡侯、亭候的爵位,刘贞封的实际是县侯。

如此明显的bug,很难让人相信刘备的皇室宗亲之说。

更何况,即便是真的,到刘备这一辈时,中间都经过三百年了,血缘关系也早淡的不成样子了,姓不姓刘有区别吗?

至于仁义之名,不过只是小说家有意给刘备立的人设而已。国家动荡之际,大家都在争地盘,哪里顾得上民生问题?

所以,或许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只是情商高手曹操的一句场面话,做不得真?

也不是。因为在说出这句话前,曹操就相当给刘备面子了,所谓“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曹操的谋士们也都一致认可刘备的英雄身份,以至于程昱等人还腹黑地建议干脆把刘备杀了了事。

除了曹操一方,其他人也很看重刘备。

在曹操之前,徐州牧陶谦托孤刘备,说了句:“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而当刘备被曹操击败投奔袁绍时,对方更是离开大本营邺城以外二百里来接机,可见重视程度。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在东汉那样一个注重出身的等级社会,卖鞋出身的刘备到底是怎么变成曹操眼中的英雄的呢?

2.恩师卢植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卢植了。

卢植是东汉大儒,学问好不说,还懂军事,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大破张角的黄巾军。此外,他还不畏强权,不仅不鸟宦官,还敢在董卓主持朝政时当面硬扛,立阻其废立皇帝之举。

无论何时,这样允文允武又充满理想主义气质的汉子都会受到热烈的追捧,如曹操评价的,“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试想,如果成了此人的关门弟子,以后成功出名不是顺理成章吗?这样的成功路径直到今天,也是颠破不灭的真理,所以很多人都拼了命地拜在赵本山、郭德纲等人的门下,尽管有些人在此之前看来已经小有名气了。

早年的刘备走的正是这条路。十五岁那年,在家族的资助下,他正式拜入了卢植的门下。

尽管时间不长,最多不到两年,但由此刘备获得了一种身份:大儒卢植的入门弟子。这让他获得了进入精英社会的入场券,从而此后得以与郑玄(与卢植同门)、陈纪、陈登等当世名士大儒相交,成为上层圈子里的一员,并在这些人的帮衬下,一跃成为知名大咖,就如同曹操靠许劭、桥玄等名士的吹捧而成就英雄美名一般。

与刘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吕布,两者都出自西北边地,不是传统政治、学术核心圈的人,而且吕布比刘备更能打,但他却基本不受主流政治圈的待见。

吕布曾先后投奔袁术、袁绍,可都呆不下去,之后便遇到了陈宫。而陈宫当初之所以劝说张邈迎吕布反曹操,不过只是想暂时借助吕布的武力而已,并非真的想要认其为主,正因此才有了后来未遂的反叛。

为什么同样出生边地寒族,吕布却一直不受主流社会的待见?根源就在于他缺乏向大儒求学的经历,没了这层纽带,他始终打入不了儒生的圈子。

3.发迹之始

师从卢植的另一大好处,是刘备有了公孙瓒这一同门师兄。

黄巾起义后,刘备开始了创业之旅,但最初的几年一直不顺,断断续续地当了安喜尉、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等官,职业生涯并没有多大起色,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直到他投奔公孙瓒后,情形立刻不一样了。

与刘备不同,公孙瓒一直混得不错,当刘备来投时,他已经当上中郎将一职,还被封了都亭侯。刘备投奔之后,公孙瓒任命他为别部司马,这是一个比较高级且独立的武将职务,类似李云龙的独立团团长。

之后,刘备被派去青州对抗袁绍,因为有战功而升任平原相。在汉代,侯国的相与郡太守同级,也就是说,此时的刘备已然从一个无名之辈升迁为两千石的高官,而非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了。这一切,离不开公孙瓒的帮助。

而当上平原相之后,刘备又遇到另一件幸事:解救孔融。

当时的孔融任职北海相,此地为黄巾军所围困。孔融于是派太史慈杀出重围,向刘备寻求救兵。当得知竟然是孔融前来求救时,刘备很是高兴:孔融竟知道世间还有一个刘备啊!

他立刻发兵三千,解救被困的孔融。听闻刘备来救,久攻不下的黄巾军随即散去。孔融自然对刘备感激异常。

作为当时闻名天下的大儒,孔融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因为他的推崇,刘备的知名度与号召力再次蹭蹭蹭地上升。不止如此,他对刘备的霸业还起到了实际且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陶潜打算让刘备即任徐州牧时,刘备担心无法服众而假意推脱,这时孔融站了出来,予以了坚定的支持,与陈登一道极力促成了刘备担任徐州牧一事。至此,刘备成为天下屈指可数的封疆大吏。

一介贫寒子弟在不长的时间内,竟然成为称霸一方的大佬,而且还是靠民主选举而非武力夺取,在当时,还有比这更励志的事迹吗?自然而然,靠四世三公起家的袁绍、兼靠家世与武力崛起的曹操,不能不对刘备心生佩服。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的这句酒后之言,显然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系出真心的称赞。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论文做论据(论文的论据有哪些类型) 电葫芦论文(使用电葫芦存在哪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