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前言怎么写

经济学论文前言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1-05-20 17:34:33编辑:小编归类: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写作攻略网上很多。说实话一下是教不会的。多查阅资料。或帮你处理。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3000左右

负强化理论在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中的应用
摘要:事业单位在我国主要是指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其主要目标在于提供公共产品
和公共服务。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形成了以创收分配为主体的激励机制,显然过度创收的赢利冲
动会导致公众利益的损失,为了保证公益性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在事业单位加强约束,即采取负强化激励,对事业单位
人员的不合理行为进行约束。
关键词:负强化;事业单位;激励机制


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激励机
制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概念是我国所特
有的,在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
理暂行条例》中被定义为“:国家为
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
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
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我国
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是在计划经济
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长期以
来,事业单位大多由政府主办,是
党政机关的附属物,事无巨细都由
主管部门决定和安排;人员属于国
家编制,经济来源大多依靠国家财
政拨款;资源采取行政配置[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
革的逐步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管理
体制改革也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中
央政府有关部门及不少地方政府
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体制进行
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基本改革内容
就是全面扩大事业单位在业务活
动内容和方式确定、人事管理制
度、财务及内部激励机制制度等各
个方面的自主权,并允许事业单位
利用所占有的资源或结合业务内
容进行创收,而且创收收入可以全
部或部分由各个机构自主支配,可
以或多或少与员工收入和福利挂
钩,创收收入成为事业单位内部激
励的主要手段。无论是改革目标还
是具体做法,都非常类似于早期以
“放权让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体
制改革。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推向市
场”改革,充分地调动了事业单位
以及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内部运转
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事业单位活动
与经济活动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及个人
收入状况得以大幅度改善,各级政
府的相关财政压力也得到不同程
度的缓解。虽然改革的成效不容否
认,但上述以“放权”为核心的改革
却使大量承担公益职能的机构行
为全面趋利化,突出机构和个人利
益目标而忽视甚至背离、损害了社
会公益目标。
根据有关统计,从2000—
2002年,事业单位的预算拨款由
3 620亿元增加到了6 590亿元,
增长了82%。然而,除了几项国家
强令减少收费服务项目外(如义务
教育),增加的投入似乎并未相应
的降低各种事业单位的收费标准。
而同期事业单位创收收入则增长
了43%。许多迹象表明,政府的资
源投入增量被事业单位越来越多
的用于增加人员和提高工资[2]。
显然,过度逐利的激励机制并
不能保证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有
所增加,事业单位内部需要建立必
要的约束机制。
二、事业单位内部加强约束的
要求
(一)事业单位投资主体的要

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依
靠国有资本投入,其人员受国家财
政资金供养。事业单位实际上是国
家投资举办的,事业单位的管理机
构(或管理者)只是国家通过委托
授权的管理代理人,行使日常管理的职责。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所有权
与经营权分离的状态。事业单位所
有者、经营者之间,目标函数不一
致,信息不对称和责权不对等使经
营者有极大可能偏离所有者的委
托目标。为了保证投资者目标的实
现,投资主体必然要求事业单位内
部建立起一套约束机制,以避免经
营者过度逐利的现象发生。
(二)公众服务对象的要求
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往往是
广大市民,作为公共服务的接受者
和监督者,市民希望获得更多的信
息,以便了解事业单位的服务标准
和服务质量。但事实上由于公众不
具备定性评价监测所必须的技术
知识和能力,往往成为信息弱势群
体,而且专业性越强的市场,信息
越不对称,供方越占有优势。以医
疗公共服务为例,医务人员是专业
人士,掌握专门的专业技能,定性
评价监测的技术能力和知识不足
使病人选择判断力下降,大多会遵
从医务人员的意见。消费者在患病
的情况下,除了挂号就诊以外,对
需要哪些检查、接受何种治疗、服
用哪些药物等具体的服务内容的
信息上知之甚少,尽管服务者提供
服务前需征求患者的同意,但真正
的决定权在服务的提供者手中,多
数情况下患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医
疗服务的提供与消费同时进行,在
对服务质量标准没有做出明确,具
体规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无法对其
将要接受的医疗服务的真实质量
提前了解并进行比较,而只是根据
医院的级别、设备、人员等状况做
出间接的判断,使需方选择判断力
下降[3]。
事业单位具备的信息资源,可
以成为市场上换取利益的筹码,当
信息与服务合并出售,公众就不得
不支付更高的成本去购买服务。公
众希望事业单位建立约束机制,以
加强信息透明度,帮助公共对公共
服务的消费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事业单位公益性目标的
要求
事业单位的非营利目标带来
了效益-成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
性和难以简单量化性,换言之,经
济效益容易量化评价,但社会效益
的量化评价指标则不确定或很复
杂。事业单位以服务公众利益为主
要目标,收取费用的目的是为了维
护其基本运作而非营利。为求公
益,应当适当牺牲因逐利目标而产
生的个人创新努力。加强内部约
束,就是要克制事业单位的“内部
人”的逐利冲动,保证事业单位对
其公益性宗旨的时刻关注。
三、负强化理论在事业单位内
部激励机制中的应用
根据斯金纳的行为强化激励
理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
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
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或它有
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
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
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强
化的结果。通常强化有两种方向:
第一,正强化,即奖励那些符合组
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
以进一步加强,重复出现从而有利
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正强化是用某
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对某一行为进
行奖励和肯定,以期在类似条件下
重复出现这一行为。第二,负强化,
即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
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
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负
强化是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
行为和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
从而减少和削弱不希望出现的行
为。负强化的科学方法是:要维持
其连续性,对每一次不符合组织目
标的行为都应及时地给予处罚。
负强化往往表现为激励机制
中的各种约束,对于事业单位内部
的激励机制,负强化激励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方面的约束:
(一)薪酬水平约束
正如前文所述,事业单位的资
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为了约束
事业单位的赢利冲动,政府首先应
该将事业单位的薪酬体系与公务
员分离,并根据市场制定事业单位
员工的薪酬水平,事业单位员工的
薪酬水平应略高于市场同类人员,
并按照不同地区的物价指数变化
定期进行评价及调整,以保证事业
单位的正常运作。政府对事业单位
的财政拨款,应在保证人员经费的
前提下,严格控制其创收收入的支
出。事业单位的创收收入应该作为
政府投资的收益,进行政府公益事
业的再投入,而非事业单位员工收
入的来源。政府对于事业单位管理
者利用事业单位进行创收以及分
配的行为应予以严厉处罚。
(二)社会保障约束
政府为事业单位员工提供的
仅仅是一份稳定的中等收入,为了
吸引人才长期为公共事业服务,政
府应该对事业单位的员工提供更
多的社会保障。根据国外的经验,
对于长期为政府公共事业服务的
人员提供优厚的退休公积金制度
应该可以作为借鉴的办法。对于退
休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必须强调人员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年限,以及工
作的无过错性,即对于有过错的人
员应该减少或取消公积金的发放,
形成社会保障约束。
通过社会保障约束的负强化
作用,可以避免事业单位员工的不
作为或错误作为等行为。
(三)合约约束
根据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政
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应该更多的体
现在宏观的监督管理,而不是微观
的内部管理。事业单位作为独立法
人,应该享有自主的人员任用权。
在人员编制合理计算的前提下,政
府的人员经费完全可以按照编制
进行包干核算,而将人员任用的权
利交给单位。
人员聘任制度的实现,必然使
合约成为了聘任双方的法律文件,
双方在签署合约后,就受到了合约
中约定条件的限制。政府可以通过
合约范本的制定对于一些重大问
题进行事先约定,事业单位也可以
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必要的补充
约定。通过合约约束,事业单位员
工的个人不良行为应当得到合理
的约束。
各种约束的存在将产生明显
的负强化效应,人们不合理的动机
及行为将得到更好的约束。通过各
种约束机制的建立,事业单位内部
激励机制将更加完善,使人们在事
业单位管理中能够更多为公共利
益着想,更好的满足公众的需要,
最终实现政府对公共服务质量提
升的要求。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高中了,语文作文不会写,背上几百篇名篇佳作高考直接默写,可以吗? 中学生科技实践活动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