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史论文求 论文一篇 字数1000-1500 不要超过2000字

求 论文一篇 字数1000-1500 不要超过2000字

发布时间:2022-03-07 11:41:49编辑:小编归类:历史论文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260多种.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文化史,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的.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现代科学研究,中国的八卦应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就是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易·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中的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以上三个本义,最基本的是指改变,变化.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贲卦· 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材第2页),其中刚柔交错四个字加括号,是今人高补的,原文空缺.这段文字是任何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不能忽略的.这段文字说,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天文,既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人文,既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人伦社会规律的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段文字中文与化分开使用,但整段文字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 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文化的精神, 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1871 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整理的是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教材上基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教材3页)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文化史断想》第17页).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并与之相对立的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的各种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比如人脑具有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人类运用发达的头脑, 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创造了文化,也改善了人类本身.比如说,一块粘土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类烧制,并且绘上图案,成了彩陶,注入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劳动技能就成为彩陶文化.又如一个山洞,人类钻进去只是为了遮风避雨,繁衍后代,似乎这个山洞算不上有什么文化味.但一座建筑物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建筑人员的精心施工,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追求通过石头,木头和沙子体现出来了,那么这座建筑物就可称作体现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引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依照人化自然即是文化的概念,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了文化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分支.比如企业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更有大量的实用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广告文化,绿色文化,传播文化,旅游文化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文化的分支,都不是我们学习和探讨的重点,充其量只是文化研究的素材.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是以文,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中国人智慧外化的结晶.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有哪些书籍或者资料可以了解中国历史? 谁帮我找一篇文章,关于西班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