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史论文《万历十五年》与《明朝那些事儿》,哪个更真实客观?

《万历十五年》与《明朝那些事儿》,哪个更真实客观?

发布时间:2022-08-17 13:32:37编辑:小编归类:历史论文

《万历十五年》是现代历史学家黄仁宇呕心沥血之所。篇幅不长,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没有波澜壮阔,只有娓娓道来,看视平淡,却在平淡中揭示了大明由盛而衰,由衰而忘的历史规律,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QQ截图20230401152502.jpg

《万历十五年》讲了六个人物,皇帝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清官海瑞,大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看似小说,实为政治教科书。万历十五年是万历的转折点,更是大明的明显拐点。万历清算了张居正,废了新政。朝庭从此开始陷入党争,争国本(立太子),万历开始庸政怠政。从此大明的皇帝已把控不了朝政,万历开始了心恢意冷,二十多年不上朝,大明江河日下,衰亡已不可避免。

首辅张居正去世,新政被废,说明大明的改革失败,在政治上已无出路。申时行是个表糊匠,人品不错,但人品不能当饭吃。申时行的前任张居正强势,申时行温和。在张居正被赶尽杀绝之时,申时行得知因抄家导致张居正家有人上吊、有人饿死时,他表达了不满,厉声斥责:谁让你们这样干的?表明他并不想得罪改革派,也不想做改革派,适可而止的心态,只想做一个和事佬。

清官海瑞的死,代表大明士大夫为人为官的道德已死,明朝不太讲法制,基本靠道德治理国家,海瑞死,道德终。

大将戚继光的死,说明国家军队死。戚继光的主要功绩是抗倭,是抵御外辱的名将。面对后金的崛起,面对日本的狼子野心,国家何去何从?

哲学家李贽自杀。李贽在大明是和王阳明等身的哲学家(心学),著作等身。哀莫如心死,李贽的绝望与无助代表了大明的绝望与无助。

《万历十五年》从皇帝、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的死亡、绝望、无为,为我们展现了大明悲剧性的结局。是我们为人、做事、治国理政的经典教科书。

《明朝的那些事》是当年明月的倾心之作。当年明月以明史为基础,以风趣幽默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大明三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虽然个别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但此书无根本的历史瑕疵,是了解明史的教科书,由于此书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成为了人们爱读的历史小说之一,可以说开了先河。

两本书的政治占位不同,高度不同,着眼点不同,讲述的年代不同,没有根本的可比性。如真要比较,《万历十五年》讲述的是大明为什么由盛而衰,什么时候由盛而衰。《明朝那些事》则为我们展现了大明风云际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真够可笑的,居然大都把《明朝那些事儿》当小说读了,然后还一个个把黄仁宇夹带私货的《万历十五年》当成历史读物。

《明朝那些事儿》是明朝历史的通俗读本,对于历史本身作者并没有添加和修改,而作者个人的历史观和个人看法,在陈述中是清晰的,即历史归历史,个人看法归个人看法。

《万历十五年》是貌似严肃的历史评论读物,作者很希望通过万历十五年的几件细微人事去概括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这是作者的野心。然而黄仁宇的写作手法相当巧妙,把个人的历史观融进了历史陈述之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牵着鼻子走把看法当成历史描述。

《明史》的可信度有多高?

QQ截图20230401152706.jpg

《明史》对于明朝皇帝的评价不但没有抹黑,而且毫无边际的吹捧。

懂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的史书并非只有《明史》,还有《明实录》《李朝实录》《明会要》《皇明通纪》《国朝会典》《国榷》《宪章录》等大量的明朝时期编撰的史籍资料,如果只是抓住《明史》是清朝修的,认为不可靠,在污蔑明朝,只能说这是孤陋寡闻。一群无脑眀吹粉,《明实录》《明史》《国傕》《日知录》等全都不看,就看看流量网文,得出结论,大明朝天下第一,贻笑大方。

毛主席称: 大明自朱元璋1368年应天称帝,还算值得书写之外,剩下的儿孙多是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有替自己父母争名份而与大臣誓不两立,沉迷于道山的世宗朱厚熜;有几十年当“甩手掌柜”的神宗朱翊钧,有因吞食“红丸”而暴毙的光宗朱常洛,有喜曲艺骑射、沉迷于木匠活的熹宗朱由校;更为荒唐的是,在位长达45年的嘉靖竟迷恋于用年轻貌美的宫女作其长生不老的丹药,以至于被忍无可忍的宫女们试图勒死于龙床之上。就连毛泽东在读《明史》的时候,也发出感慨:“《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其余的都不好,做尽坏事。”

明朝从建立初期,到末期起义规模达到3000多次,中国历史之首。 。”这和朱元璋的制度有关,全国人民都为他们老朱家服务,他们的子孙天生享受无尽的财富美女。各省的百姓穷的吃土,吃人尸体,还要拿钱缴税,连自杀都不敢,怕被吃,民不聊生。  与明朝鲁迅先生评朱元璋:“都说朱元璋(明太祖)是民族的革命者,其实并不然的,他做了皇帝以后,称蒙古朝为大元,杀汉人比蒙古人还历害。奴才做了主人,是绝对不肯废去老爷”这个称呼的。他摆架子,大的很,恐怕比当年他大元的主子还阔气,还十足。

历史早已经给出答案,如果把清末换成明末,我们将彻底亡国灭种,而且永远没有复国的机会,权威评价明朝,看透历史本质,大清入关不仅是历史选择,更是中华之大幸!!!

《明史》不可信?那什么历史书可信?又什么人写的历史书可信?日本人写的还是美国人写的?如果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所以不可信,那么有几本书可以信?

主观判断不能代替证据,拿出证据来说话,没有证据那是不理智行为。现在学习历史有几个不好的现象:娱乐化、喷子化、绝对化、主观化等等。

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明史》就可信。《唐书》可信吗?现代人把李世民黑得不成样子,说李世民为了玄武门兵变合法化,黑了太子建成几十年,然后后代子孙继续。还有唐朝黑隋朝。

《明史》的可信性没有一个正经历史学家彻底否定过,基本上都是就事论事。清朝为了自己合法自然会有些隐晦有些不提有些歪曲,但这并不代表不可信。

明史勘误好几十本,都是引经据典来驳斥某些词条。但这没什么,因为印刷术、因为时间、因为私著历史比较多,所以明朝留下的史料很多,你要找汉朝私著历史你能找多少?做不到旁证对比,但你能说他们就完全可信吗?

史书本来就是二手或N手资料。它没有考古重要,但考古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吗?

举个例子,袁崇焕这个人。《明史》有没有抹黑?我不知道,那个得把袁崇焕相关资料放在一起对比。但肯定你得不到答案,因为那都是冲突的。历史资料多了就会观点不同,同样的资料不同的人会解读出截然相反的观点。

你能说谁摸黑谁吗?除非很明显的摸黑,就该当做历史争鸣!连岳飞、林则徐、左宗棠等都会被近人、咱们自己的汉人抹黑,那请问历史是什么?

历史就是争鸣,不是你自己的观点就一定是历史。你说抹黑,证据!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急求一篇关于:中国会计准则的改革和发展 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