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文学论文两岸问题论文(两岸问题论文2000字2021年)

两岸问题论文(两岸问题论文2000字2021年)

发布时间:2023-03-22 09:40:06编辑:小编归类:文学论文

1. 两岸问题论文2000字2021年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要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法理和事实基础

“尽管海峡两岸尚未完全统一,但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句话点出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内涵,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这既是基于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也是对当前两岸现状的客观描述。

2. 关于两岸问题的论文

不疾不徐,日子不好不坏,连微信名箴言都是:生活无论悲喜都在那里不急不慢的向前。折射了儒家中庸守正的思想。

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发生,给每个人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我们过了一个比暑假还长的寒假,时间无比难捱,心情无比沉闷,学习从线下转为线上,打卡成为常态,也引发了太多的思考。

2020年,对于我更为特殊,天命之年。如果要我概括就八个字:天命不惧,不喜不怒。

五十岁,是一个可以洞察世间万物的年龄,是一个成熟的年龄。对外,明白了社会,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内心应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对内,明白了自己,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把外在的东西变成了内心的能量;对自己,明白了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孝顺父母、培育子女责任。

天命的过程,恰是经历重重,事态更迭的过程。在懵懂中磨砺出成熟,在磨练中蜕变出淡泊,是一场历练,也是一场修行。

今年年前亲近的女同学的爱人突遇难意外离世,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生活总是猝不及防。我们该怎样生活呢?面对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如此的深刻入骨,如此的跌宕起伏,只想告诉自己:记住,累了就早点休息。

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面对缠绵悱恻,柴米油盐,和好容易,如初太难,有些情思,埋在心底发酵成岁月的陈年老酒,不想解封。

年纪越来越大的父亲和三高的母亲总是说多陪伴却总是没有做到,每每还在依赖着父母,更是倍感惭愧。

2020,家公家婆的相继连番病重两年多,把屎端尿,喂饭递水,着实不容易,深夜重症室旁独自一人的特殊病房的陪伴,着急惊惧,婆母去逝月余,看着越来越好的家公又突然不行了,于正月里去逝,家人由于在卫健委负责,只匆匆看了眼去逝的父亲,就带着悲痛投入到了抗疫的战斗中,亲眼目睹了老公忠孝不能两全的痛苦经历。作为媳妇,我默默的跟着大伯叔子守灵,总觉得既要做好媳妇还要替他尽儿子的孝,这一切还历历在目,却已到二老的周年祭日和拜新年日。

原来父母的衰老是一瞬间,原来老人就是孩子,常回家看看,常陪伴。

再就是天命不惧,不要放弃每一个专业成长的机会。

有时会问自己什么是专业成长?我都天命年了,土埋半截了,还叫成长吗?,但我总觉得作为老师,无论如何,上好一堂课,做好一份试卷,开好一次讲座,或者为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提高做一份事,都是本分。所以,抱着试试就行、拼拼准赢的心态,我不惧挑战,接受不少任务。

2019年12月底,先后做完市里高级、一级职称的评审,疫情就迅猛而至,一切进入全封闭状态,志愿守小区、欣喜的接到亲友的新鲜吃食、偷偷的想出去会友又忍住没敢出去……最难忘的是为期三个月的线上授课。

对于线上上课,陌生领域更有学习与总结的地方。4月21日接到上级的线上录课的任务,犹豫再三还是没接受。但初三下学期的线上授课是丝毫不敢懈怠,立马组群集结,对接专家,线上讨教,现场录播,请教打磨,课件修改、资源分享,圆满成功。体验就是成长,经历就是财富。

我88年高安师范毕业,一晃三十几年的教龄,有幸获得特级教师称号、评上正高,真的要感念一路走来贵人的扶持相助。

作为一线老师,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上课都是挺有意思的。10月份,上了一节全校老师必上的研讨课,只是一堂全年级语文备课组日常课而已。我选了一个师生关注的热点“指导初一学生学会如何写景”利用公开课的契机,倒逼自己深度思考、勇于实践,说实话,还是偷懒了,一来是选了一些网络资源,二来原来讲过关于景物的描写方法,虽说设计是一个人的狂欢,但过程还是颇受师生喜欢的,整个设计及课件,备课组准备全年级照用。并一起商讨从初一开始,选一些典型课文让学生学习写作,比如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散步》教学生如何让平凡的故事写出不平凡等。

8—9月份,应邀给兄弟县市的教师培训作了几场培训讲座,无论是《课堂教学艺术》、《做点身边的教学研究》、《倾听自己成长的声音》、《语文记叙文阅读课的教学方法》还是《呼唤理性的阅读》都颇受欢迎,同时也逼自己在这些领域作了一些探究,小有收获。9月份学校进了30多位新老师,一开学,按照学校部署,就对新老师进行了岗前培训,主要以《新老师要有十个意识》为话题展开了历时一上午的培训,我结合实际和老师们进行交流分享,虽是大汗淋漓却也是酣畅淋漓,既帮新老师解除了岗前畏惧心里,自己也感觉良好。同时,接受学校安排,与同年级的语文新老师晓日师徒结对,每周坚持互相听评课,这是一个很有上进心、有思想、有创造力又勤奋的年青人,她成长,我也一起再提高。

然后要说的是不喜不怒,不要错过每一个缤纷生活的机会。

音乐。现在我还是对音乐“非常暧昧”,若即若离的爱,说特别爱,却不冲动,极少和友人去歌厅K歌,更别说参加业余培训班学唱歌学器乐。说不爱,却又有一些人知道我爱唱歌,特别是父亲经常说我,这么有文艺细胞的人,竟然没确切的学好一样乐器。8月份,到友人的农庄游玩,碰到退休多年的80多岁的老同事姚老师在那里教度假的一群老年人吹葫芦丝,二十多年没见的老同事竟然还记得我喜欢唱歌,硬是要教我吹葫芦丝,热心的帮买葫芦丝,准时的教我吹,催我练,我不敢也不想负80多岁的师傅,就勤于学练,竟也吹得有模有样了,一直喜欢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吹得自己欢喜得不行。

喝酒。我其实不会喝酒也不喜欢酒的味道,但我喜欢小酌后“醉”的感觉,不喝酒的人是理解不到的,其实爱上的不是酒,而是端起酒杯的瞬时间,将心事一点点的融入酒中的痛快。

运动。这一年,我知道自己也有点小小三高,又不大爱动,当人们热火朝天地一个接一个的参加气排球竞赛时,我坚持了拿着手机一个人跳舞,常常一个人边听音乐边跳边想一句话:一个人的舞蹈,一个人的华尔兹。不是寂寞,倒是感觉到了诗和远方的惬意,然后独自窃喜。过瘾的不仅在于酣畅淋漓地舒活筋骨。这一年,我还偶尔邀约成伴,背起行囊,一次次走向山野,肆无忌惮地笑,放浪形骸地闹。

读书。不是读什么大部头的书,而是父亲一直给我订阅的《中学语文》、《读者》、《演讲与口才》、《家庭医生》 ,还有在友友小庆的激励下又为了接受的一些培训讲座任务,买了一些如何上好课、如何当好老师、如何做班主任、如何做好教学研究、如何写论文的书来读,也饶有兴趣的读了台湾语文教本和《美国语文》一书,常以此自勉并鼓励学生读好书、好读书、书读好。

写作。写作虽不是我的兴趣和专长,但一直坚持记录一些教学中令我兴奋的东西,这也是我乐于表达的方式。因为疫情、团队新成员的纳入和团队成员的努力,我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耶河文语更新加快,完成200多篇学生随笔的推送,我庆幸我实现了爱好与任务相结合的创作,有的记录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原始的创作,比如《天净沙.宜丰中学》等许多作品,就是公众号及课堂给了孩子一点创作的灵感和兴趣。

这一年,谢谢自己,虽“知天命”但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所以,我的“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3. 2021年两岸的关系论文3000字

2021年7月23日,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向论坛组委会发贺信,代表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论坛举办表示祝贺。

本次论坛以“携手共促融合发展”为主题,旨在寄寓两岸青年协力奋进,共享时代发展机遇,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将应邀出席论坛。两岸有关方面嘉宾、各界青年代表等约350人将参加论坛有关活动。

4. 关于两岸问题的论文题目

台静农,男,1903年出生于安徽霍邱(今六安市叶集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2]文学评论家、书法家。早年系“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交往。

写作经历

1922年首次发表新诗《宝刀》。

192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负伤的鸟》。

1925年春结识鲁迅,后两人关系密切,并参与组织未名社。[2]

1928年出版小说集《地之子》。

创作《龙坡杂文》。

早年也写散文,散见于《莽原》杂志上。

1985年出版有书艺论文集《静农书艺集》

1988年发表散文集《龙坡杂文》

1989年创作学术论文集《静农论文集》等。并编有《关于鲁迅及其著作》和《淮南民歌集》等。

1949年后最受大陆文学界尊敬的去台作家。

晚年收进《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的十五篇作品,就有十二篇出自《地之子》。

曾创作小说《大时代的小故事》。

5. 两岸问题论文题目

《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