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史论文特立独行议论文(特立独行议论文例子)

特立独行议论文(特立独行议论文例子)

发布时间:2023-03-30 22:30:10编辑:小编归类:历史论文

1. 特立独行议论文例子

本篇是《世说新语》第一章“德行”的第一篇,讲的是官员陈蕃对贤人徐稚的礼敬有加与惺惺相惜。

原文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

陈蕃(字仲举)是天下人的榜样,他说的话都成为士人的准则,做的事都成为当世的典范。决定出仕做官时,他心怀的都是澄清天下的志向。陈蕃被外放为豫章太守时,刚到豫章郡,碰到迎接的人,就问徐稚(字孺子)家在哪,他要去拜访。郡主簿回答:“大家伙儿(指郡中群僚以及郡中有名望的人)的意思还是想请领导先回官署。”——潜台词是他们已经准备好欢迎仪式,别让一群人白等。陈蕃回答:“当年周武王姬发打败纣王进驻朝歌,连席子都没坐暖,就驾车去商容家拜访。我现在也对贤人礼敬有加,有什么不行的呢?”

品读

陈蕃是东汉后期名臣,汝南郡平舆县人。平舆县历史悠久,自周文王时便得名平舆,此后屡有兴废,解放后又恢复平舆县名。汝南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是东汉时期最重要的郡国之一,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学术氛围浓厚,出仕者更是不计其数。汉末品评人物的许靖、许邵兄弟,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都是汝南人。

汝南郡大致范围

陈蕃家境优渥,自幼读书,立有远大志向,不过不爱打扫房间,有客人问他为什么不洒扫接待客人,他就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何事一室乎?”汉朝的文化氛围比较宽松,来的客人没嫌他狡辩,反而觉得他有大志,非常赞许。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清朝,清人刘蓉少年时在家读书,书房地上有个小坑,他也懒得管,天天踩着坑走路,自己都习惯了。有一天刘老爹进来看见这个坑,就嘲笑儿子说:“一间屋子都管不好,怎么管天下?”于是找人把坑给填平了。陈蕃和刘蓉的这两件事,被后来的好事者给结合成“扫天下何必扫一屋”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辩题,是高考议论文和大学辩论赛的常客。

鉴于陈蕃最后死于谋事不密,个人认为屋子还是要扫的

陈蕃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出仕之后清正廉明,刚直不阿,在政治风气越来越差的东汉中晚期成为官场中的另类。故事中说他被外放到豫章郡,就是因为给皇帝上书时得罪了把持朝政的宦官。当时的皇帝是汉桓帝刘志,就是刘备跟诸葛亮“尝叹息痛恨于桓灵之间”的那位“桓”。

东汉时的豫章郡大致是江西省北部,以南昌为郡治。彼时南方经济不发达,去江西做官就有贬谪的意思。在东汉的行政区划中,最高一级是州,如荆州、兖州、冀州等,比今天的省还要大,类似解放初期的大行政区。州之下是郡和国,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郡和国的区别只在于有没有诸侯王被分封在此,有诸侯王的郡就改称为国。郡的长官叫太守,国的长官叫国相。虽然国是有诸侯王存在,但诸侯王在东汉时期已经完全没有行政权力,只是享受自己国中的一部分税收。

豫章郡大致范围

在东汉的政治制度中,不管是州还是郡国,其长官都不得任命本地人,以防内部勾结。但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也为了给本地人让渡权力,长官的僚属如主簿、别驾、治中等职位,可以任用本地人。一般来说,外来的长官想要做好工作,就必须和本地的僚属搞好关系,否则自己就成了光杆司令。而除了僚属之外,本地的豪强地主也是需要长官去拉拢的。

东汉是在豪强地主的帮助下建立的,豪强地主这一群体成为东汉政治经济等各领域绕不开的话题。行政长官如得不到本地豪强地主的支持,很多政令便难以执行,更有可能被豪强地主联合各方势力向朝廷打小报告。然而,在僚属和豪强地主根据惯例在太守官署(廨)准备给陈蕃举行欢迎仪式时,陈蕃却要把他们晾在一边,直接去拜访徐稚。所以主簿才要劝他,还是先去跟大家见面的好。

但陈蕃却以周武王拜访商容的典故来回答,表示我要去见的是商容一样的贤人,有什么不行?你们这些渣渣给我靠边站。商容是商纣王时期的贤臣,因经常直言劝谏被纣王炒了鱿鱼,同时遭到迫害的还有比干(被剖心而死)和箕子(被囚禁)。周武王消灭纣王后,便重修比干的墓,释放箕子,拜访商容,以此三事来赢取人心。另有传说,称商容是老子的老师,这比较扯,两人相差几百年。

被陈蕃比作商容的徐稚是个挺有意思的人。徐稚是豫章本地人,大概家中也是豪强地主,有条件读书,有条件在江西湖北一带游学。曾随大儒黄琼读书,是个学霸,很得老师赏识。但《太平御览》中说,徐稚这个人“征聘未尝出门,赴丧不远万里”。东汉在人才选拔上实行察举制,由郡国长官遴选本地人才向朝廷推荐,称为举孝廉。被举的孝廉会在考核后授予官职,从此就出仕了。但这种制度容易导致地方长官与豪强地主之间互相勾结,我推荐你家的子弟去当孝廉,将来他出息了,万一到我的家乡去做官,也得照顾我的子弟啊!长此以往,东汉的政治生态就越来越差,无论朝廷还是地方,都乌烟瘴气,王朝便开始衰落。

后人所绘的徐稚画像

徐稚大概是不满这种现状,自己又比较清高,特立独行,于是就拒绝举荐,就连老师黄琼的面子都不给。黄琼入朝为官,官做得很大,屡次征辟他,徐稚干脆就与老师绝交了。但徐稚并非无情,后来黄琼去世,他听说后便不远万里地跑去给黄琼吊丧。

徐稚不光给黄琼哭丧,凡是他的朋友死了的,他都去吊丧,只不过他哭丧的方式也那么特立独行。有一次他去给朋友吊丧,大老远去了,把祭品往墓前一摆,自己拜祭完了就走,都不跟守灵的家属打招呼,后来家属看到祭品才知道他来了。徐稚这种行为做派比后世“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王徽之还要潇洒(王徽之的故事也在世说新语中,以后再讲)。也不光朋友,朋友的母亲去世了,徐稚也要去吊丧,还亲自带着草扎的祭品前去,也不嫌累。后来徐稚大概是异地随份子随得太多,家里穷了,就自己耕种,但仍然坚持到处吊丧。因为没钱,他就带着磨镜子的磨出门,走到哪没盘缠了,就给人磨镜子赚路费,赚够了再走。等到了地方,他也没钱买祭品,就在墓前哭一通完事。虽然行事略有乖张,但徐稚对朋友的感情倒是真心实意的。

铜镜需要经常磨砺才能正常使用

陈蕃到豫章后,知道徐稚太穷,就想请他来府里当官。徐稚来了,请他吃他就吃,请他喝他就喝,酒足饭饱后作了个揖就走,陈蕃知道他还是不肯出仕,只好作罢,派人给徐稚送了好多粮食接济他。徐稚就把这些粮食分给周围的邻居,不肯独占。这下陈蕃更佩服了,在府中专门给徐稚准备了一个榻,请徐稚来吃饭聊天时摆出来,徐稚一走就把榻挂起来,谁也不许坐。榻就是小矮桌,汉代人不用椅子,席地而坐,一人或两人面前摆一条榻来吃吃喝喝。陈蕃和徐稚的交情大抵如此。后来徐稚去世,陈蕃为他料理后事,将他葬在南昌城东的湖中洲上,亲自给这位吊丧达人吊丧,结束了这段被世说新语传为佳话的友谊。

2. 特立独行议论文例子素材

因为盲从,许多人“闻”出了蜡苹果的香味,为自己制造了笑话;因为盲从,燕国人邯郸学步,只能爬着回去;因为盲从,我们的大脑开始生锈,我们的思维变得迟钝。

让我们告别盲从,睁开慧眼,做理智的自我。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问大家闻没闻到香味,有学生立马回答“闻到了”,而许多人连闻都没闻就跟着说闻到了。最后才发现这是一个蜡苹果。在悲叹真理被盲从的愚昧戏耍之余,我不禁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抢盐风潮”,多少市民盲目跟风,从而导致了一场让中国人自己都羞愧不已的“盐震”啊!对核辐射的恐惧,防辐射知识的匮乏,对谣言的轻信,以及盲目跟风的轻率,充分暴露出了我们的国民是多么可爱可笑,可气可恨! 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成为那盲从者中的一员,导致盲从风气盛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思考力和不自信。一个问题摆在眼前,也许很多人会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管那么多干什么?站在多数人一边,绝不会有错。殊不知,有时候却是“真理站在少数人一边”,不经自己思考只知瞻前顾后亦步亦趋,很容易让自己尴尬不已。拿起一本书,也许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想法:既然都能著书立说了,这书中所讲之事应该是真,所言之理应该可信。殊不知,有时候却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批判继承只知囫囵吞枣全盘接受,往往使自己食古不化。所以我们只有开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分析,才能识别真相,才能获得真知。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告别盲从!让我们扬起理智的风帆,抛弃浮躁,从容思考,理性分析,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3. 特立独行议论文例子有哪些

志向,也叫理想,也叫抱负,是人这一生为之奋斗拼搏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志向的大与小,理想的对与错,决定了每个人的人生旅程的成败和最终的结局。志向,犹如一团永不止息的烈焰,理想,好比人生航船的航标。   人不可无志。无论尊卑贵贱,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和正在树立自己的志向,这个志向,有远大和实在,高远和近视之分。人个有志,也求不得千篇一律。   但问题是怎样立志,立什么样的志向?这确是决定人一生的重大和根本的问题。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说的是,人所立之志的坚定性和长久性。志向是管人一辈子的总愿景和总蓝图。因此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与众不同的人生设计。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干什么事业?怎么去干?这些,如果想不清楚,整不明白,就必然浑浑噩噩,稀里糊涂,空过一生。   我认为,立志的问题,至少应该把握这么三点:   符合规律立常志。每个人都对自己有很高很美很理想化的人生预期和追求。然而,现实却常常让人的这种美好憧憬化为破碎的梦幻和虚无的泡影。很多人因为接受不了这个严峻的现实而在人生路上掉队。这就很傻很愚。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智者哲人总结积累人生的经验,提炼出许多可以醒脑开智的经验。忠告我们有理想和志向很好,但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主观和客观的规律。理想不是空想,更不是妄想。你想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吗?可以呀,但你要以理性的思维,超凡的慧眼来仔细地进行预知未来的前瞻性思维和战略谋划才行,否则,就是疯子的狂想曲,必然弄得事与愿违笑话百出。你要超人一等,比别人福比别人强比别人官做得大事做得好吗?可以呀,但一定要先看看自己的能力水平自身条件,看看自己的家庭,社会关系,还有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是否都向着你呀。如果各个条件都不具备,或者争取也争取不来,你的志向,就是南柯一梦。你就要先冷静下来,卧薪尝胆心平气和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先求得生存,再图后来的发展。   志向是每个人主观的美好设计和想像,要接受现实的检验和认同之后,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融合,才会结出充盈的成功之果。简言之,理想与志向的确立,必须从现实的条件、环境和实际情况出发,才是智者高人。   扎扎实实做小事。一个有志向的人,必是一个既善于做小事,更敢于做大事的人。列宁说过:我们不要拒绝做小事,大事业是从小事聚集起来的。老子也在道德经里明确地告诫我们,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大事是细小事情的萌芽、发端和开始,也是大事情的细胞和组成部分。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勇于和善于做小事情的人,必将是大的成功者。从低处开始,从小事做起,是体验人生,磨练自我,升华品格,积累经验的必经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要时时刻刻提问自己,你的志向还在吗?理想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在这个过程的平庸和琐碎里,往往消磨掉了理想,迷失了自己的志向,最后自我已经没有了,变成了自己都不认识不理解的别人了,这是及其可悲的。有志者,心里的志向是永在的,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在做细小、平庸的事情时是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做准备打基础,是在历练自己的心性和品格,是在参悟做人做事的真谛,是我们红领巾时代那句响亮的呼号:时刻准备着!   坚定不移一件事。有志向的人,一生的精彩不是做过许多事,而是作好一件事。人海茫茫,世事纷繁,而人生却是一个犹如电光石火一般短暂的过程。一个人,总是自以为是,总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总是啥都想做,啥都想要,是很荒唐很幼稚的。人这一生,无论是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过去,还是在分工细密具体先进集约的今天,只要精专、精彩、兢兢业业地做好一件事,就十分不容易了,就足小可以养家糊口、大可以扬名天下了。可是,这就非常不容易。这一件事,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怎么做?怎么才能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精彩?如果不动用毕生的精力和全部才智是做不好的,况且有许许多多的人,即使真的这样做了,而且还历尽了磨难而功亏一匮。所以,人,不要好高婺远,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志向,追求自己的理想,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让志向的火炬激情燃烧,让理想的航标为人生导航,让自己的人生插上理想和志向的巨翼,振翅高翔。一个胸有大志,腹有有良谋的人,一个能够扎扎实实的做小事,矢志不渝做好一件事的人,一定能够在自人生这张新美的白纸上潇萧洒洒地描绘出绚烂精彩的画卷!希望能够帮到你!!!

4. 特立独行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三木成森,三人成众,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一棵树是不如一片森林的,所有人能够互相同心协力,那么黄土都可以变成黄金。

汉-崔骃《达旨》

抱景特立,与士不群。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百。

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特立独行是与大家不合群的。树太高了没有树荫,一棵树也成不了森林。

比喻高傲的人必然脱离群众,个人力量单薄,要人帮助才能成大事。

5. 特立独行的例子50字

特立独行,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其他的眼光

6. 特立独行议论文素材

作者提到知青意思是,他们和被安排的猪是一样的,是灵动的,是不安于现实的,是不想把自己的生活做种种设置的。

而那些领导和老乡们呢?他们本想劁了这只猪,却因为它的聪明而作罢,但是老乡和领导却早就为它的生活作出了种种设置,先是劁了它,然后让它安心做一只肉猪,可是这只风流的猪却总去找村寨里的母猪风流,又总是给领导们惹出麻烦,这样不听话怎么会让他们那些习惯了设置动物生活的人接受?

最后这只幸运的猪跑掉了,虽然认得作者但却不能接近,但是就像作者说的一样,我们要赞成它对于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回到现实中,这篇文章点明了社会中的一大通病,人们循规蹈矩,喜欢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让别人都接受自己的安排,这样的社会只会向着沉寂庸俗的方向越走越远,人们在不断地设置中失去自由,失去生活的乐趣。虽然文章以猪的故事批判了社会的问题,却从侧面更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对于人群的热忱的关爱。

在本文中,作者通篇以叙述为主,时发议论,把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与一般接受安排的猪再与人围绕设置与被设置及反抗设置的问题作了多重的描述和比较。相比之下,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值得尊敬和令人怀念的。

所以,文章最后,作者说:“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这话虽然有些夸张,由此显见的是作者强烈的感慨。

文章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社会批判意味。因为,毕竟,相比之下,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习以为常的人太多太多,以至于能像这只独特的猪一样的人却难得一闻了。

7. 特立独行的作文素材

她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称为“福州三大才女”,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名字叫庐隐。

茅盾曾说:“读庐隐的全部著作,就仿佛是在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

她的一生命运多舛,情路艰辛,36岁便英年早逝。可即便这样,她依旧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光彩。

纵观庐隐的人生际遇,我们对生命有了这样一种解读:即使命运坎坷,也要有不服输的勇气。

命运多舛,依旧坚强独立

庐隐出生的当天,恰逢外祖母去世,母亲因此认定她是“一颗灾星”,直接把她扔给一个奶妈喂养。

几年后,父亲升官赴长沙任知县,才想起了这个被奶妈带到乡下的女儿,准备把她接回来,却又因为女儿在路上哭闹不停一怒之下将她抛入江中,差点淹死。

庐隐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后,她被母亲扔给了姨母,姨母也不待见她,时不时地将她关小黑屋,对她有着数不尽的体罚。

童年的庐隐过得并不快乐,她形容自己的童年时光为“没有爱,没有希望,只有怨恨,假使死了,也比活着快活”。

尽管家庭带给庐隐太多伤痛,但她从不放弃。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从不依靠任何人,也从不依靠任何事。

十三岁的她考入师范学校,性格开朗乐观,喜欢结交朋友,甚至被大家给予“亚洲少侠”之名。

她喜欢旅行,积极筹备毕业旅行的款项,顺利完成了日本、朝鲜之旅。

北大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五四”蓬勃之际,许多新的学说激荡着她,她痛恨封建礼教,向往新潮世界。

在学校时就剪了短发,穿起套衫和裙子,组织各种集会和演讲。

那段时间她被选为门生会的干事,积极做着一些社会工作,废寝忘食地东奔西跑。

为了福建的问题,她被女师大选为福建同乡会代表,到北大、师大开会,后来又被多次选为大会的副主席和一个刊物的编辑。

她仿若一只小松鼠,活跃在“五四”这片丛林间。

不但性格独立,她的思想也非常独立与前卫。

她向往女性的自由、畅言人生。

当一位女同窗在讲演会上大讲爱情自由,多数人向这个女生撇嘴、翻白眼、冷嘲热讽时,庐隐却大胆地单独同情她,鼓励她勇敢前进。

正如高尔基的那句话:只有我自己才是我的生命和我的灵魂的唯一合法的主人。

反观生活中那些总是喜欢依靠别人的女人,她们往往把自己保护得很好,很多事情叫别人帮自己办好,遇到难题也只会向身边的人求助。

时间久了,这样的人就会形成习惯,往往更加脱离不了别人,一旦发出的请求不被接受,就备受打击。

不独立的人,不但阻碍了自己的成长,也限制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生而为人,拥有独立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生存。

敢爱敢恨,不随波逐流

庐隐的初恋情人是舅父家里的表亲林鸿俊,林鸿俊提出结婚,但庐隐的母亲和哥哥觉得他家境不好,又没有深造,看不上他。

于是叛逆的庐隐用一纸书信反驳母亲:“我情愿嫁给他,将来命运如何,我都愿承受。”

可是后来,庐隐发现两人志趣不同,林鸿俊思想传统,与自己追求新思想的态度不一致,怕婚后的平凡生活毁了她的一生,便解除婚约。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如此向往人格自由的她,第二段恋情却和有妇之夫郭梦良相爱,一发不可收拾。

当爱情的种子发了芽,即使不浇水,也会生根开花。

只一眼,他们就确认了彼此,爱情至上的庐隐,即使下嫁作妾也甘愿。

她对郭梦良说:“只要我们有爱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紧!”

庐隐和郭梦良

1923年夏天,二人在上海一品香旅社举行了婚礼。

本以为结了婚就会幸福,结果婚后的现实却更加令庐隐心碎。

在郭家不但面临着和郭梦良原配妻子相处的尴尬,还遭遇婆婆的百般刁难,被外人各种指指点点,受尽奚落,而她只能忍气吞声,独自承受这一切。

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郭梦良因积劳成疾,在1925年突然去世,留下庐隐和不到一岁的女儿郭薇萱。

爱情的梦破碎了,从此她的生活也一塌糊涂,常常饮酒麻痹自己,或是用文字来述说伤痛。

郭梦良死后三年,她为他写下悼文《雷峰塔下—寄到碧落》,以此表达思念亡夫之苦闷,其中有一句话是:

我虽然恐惧可怕的命运,但我无力拒绝你的爱意。一直四年间,我们是度着悲惨的恋念的生活。

她也曾憎恨命运的不公,也曾深度自卑,怀疑自己,厌恶人生。

直到她遇见了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庐隐的希望才重新被点燃。

而这段爱情更是惊世骇俗,男方是比庐隐小8岁的青年诗人李唯建,李唯建是庐隐的粉丝,非常欣赏庐隐的才华,常常与她谈文学,谈理想……

而庐隐也对这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青年颇有好感。

因此,两人坠入同一个磁场,渐渐靠近,爱情也悄然而生。

他们于1930年结婚,并在1931年出书了二人来往的通信集《云鸥情书集》。

《云鸥情书集》扉页

其中的一封信里是庐隐决定接受李唯建的情感的回复: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对我人格的尊重和清楚更甚于你的人,换一句话说,我自入世以来只有你是唯一认识我而且同情我的人,因此我愿为你受尽一切苦恼。

在那个姐弟恋还不被接受的时代,庐隐却再次抛开世俗的眼光,特立独行,率性洒脱,成全自己的爱情。

婚后的庐隐坚持创作,发表多部文学作品,而李唯建也相继在各个刊物上发表新诗、译诗。

二人共同前进,向着新时代阔步。

歌德说过:

我们的生活就像施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有的人随波逐流,墨守成规,扼杀自己所有的想法来顺应这个社会,一生平平淡淡就这样过去了;

而有的人却敢于质疑,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让自己活得丰盛,不被泯灭在人潮中。

如今的大加速时代,社会更加宠幸有想法的人。

有想法的人往往更容易坚持一件事,即使不被别人看好,但自己依然有把握地做下去,慢慢有了起色,别人也会刮目相看。

秉持己见,用文字丈量人生

苏雪林评价庐隐的作品说道:“老是布满了哀痛,苦闷,愤世,嫉邪,视世间事无一当意,世间人无一惬心。”

许是命运对庐隐太残忍,她只能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悲痛之情写在小说里,用文字表达悲伤,用语言来传递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她名为“庐隐”,有隐去庐山真面目之意,一生笔耕不断,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

她崇尚爱情自由,《象牙戒指》是她为已故好友石评梅写的爱情故事小说,借此作品,庐隐表明自己的人生宣言:

从前我是决意把自己变成一股静波一直向死的渊里流去,而现在我觉得这是太愚笨的勾当。这一池死水,我要把它变活,兴风作浪。

庐隐(中)和她的朋友

可五四的妇女解放却连连让她感到失望,她的《胜利以后》、《何处是归程》等作品里,女主人公都是知识女性。

从追求婚姻自由、渴望新式婚姻再到对婚姻失望,一系列的起起落落,展现出她们在男权社会里无路可走的状态。

于是,庐隐将希望寄托于一种姐妹情谊中。

她的代表作《海滨故人》里,对理想生活描述的场景里,往往都是只有女人,没有男人,激发她们为未来的女权主义奋斗。

女校中三五成群、感情亲密的女性团体,往往希望一辈子都能如此自由快乐地相守到老。

《愿世间所有美好,都恰逢其时》一书中说:

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一定要有态度。

因为你的态度,决定别人对你的态度,是成年人,就要成为有血、有肉、有脑子的人,就要懂得有血、有肉、有脑子地活着。

福州三山陵园庐隐雕塑

一个有态度的人,不会轻易被他人左右,他们通常有自己的坚持,遵循自己的价值观,走自己的路。

他们有方向,有目标,不会对不想做的事情轻易妥协,即使最后不成功也步履丰盈。

做人,可以不那么有个性,但一定要有态度。

做自己人生主角的女人,才能活得精彩

庐隐虽只拥有短短36年的人生,但她这一生,足够精彩。

对于原生家庭,她敢于反抗;对于爱情,她契而不舍;对于五四时期,她贡献了诸多文学作品……

而能够拥有这样的生活,都是因为她的独立、有想法以及有态度。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她敢于认清世界,把控自己的命运,不辜负这世间美好的一切。

当你拥有独立的人格,有对待事情不一样的认知,你将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旁人无法评判,只有羡慕。

大冰曾这样形容他心中动人的姑娘:独立的价值观,独立的思辨能力,独特的生活方式,独特的人格魅力,还有爱读书。”

不依赖谁,不仰仗谁,忠于自己,就是女人最精彩的活法。

愿每一个女人都能活出自我,拥有滚烫的人生。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燃气工程师评审职称需要论文吗 本科毕业论文范本(本科毕业论文范本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