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史论文六国论文言现象(六国论文言现象ppt)

六国论文言现象(六国论文言现象ppt)

发布时间:2023-04-22 19:10:04编辑:小编归类:历史论文

1. 六国论文言现象ppt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2. 六国论文言基础知识

以:作介词,文言虚词,用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

1、出处语出北宋苏洵《六国论》:“是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意思是: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

2、简介《六国论》是宋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一篇政论文,出自《嘉祐集·权书》,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3. 六国论文言文现象总结

指的就是可是安好,平安。

4. 六国论文言现象总结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以自相屠灭,彼秦者将何为哉,从而导致了最后的灭亡。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齐楚燕赵之国?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背盟败约”,互相残杀苏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5. 六国论文言文归纳

六国论》的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6. 六国论文言现象整理

《六国论》 文言文字词整理 1、 六国互丧2、 暴霜露3、 如弃草芥4、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一、 注音5、 洎牧以谗诛6、 胜负之数7、 食之不得下咽8、 日削月割 六国互丧暴霜露暴霜露sàngpùpù读准字音如弃草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 洎牧以谗诛胜负之数食之不得下咽日削月割jièjìshùyàn xuē

二、 重点实词解释• 1、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2、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3、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4、 此言得之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5、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6、 燕赵之君, 始有远略• 7、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8、 后秦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 9.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齐人勿附于秦• 10、 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重点实词• 1、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2、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3、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4、 此言得之• 5、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5、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6、 燕赵之君, 始有远略• 7、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8、 后秦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 9.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齐人勿附于秦• 10、 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兵器(全, 都 )(它实际数目)( 适宜, 得当, 正确)亲近, 亲附亲近起初亲附招致使……退却珍惜、 爱惜两次理数, 指命运 。

通假字• A、 暴霜露• B 、 暴秦之欲无厌• C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D 、 当与秦相较“暴” pù, 同“曝” 。 晒, 引申为“暴露” , 意为“冒着” 。“厌” 同“餍” yàn 。 满足。“无” 通“毋” , 读 wù , 不要“当” 通“倘” , 假如。

词类活用• A、 日割月削• B 、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C 、 义不赂秦• D 、 不能独完• E 、 李牧连却之“理” 名作状, 按道理“义” , 用作动词: 坚持道义“日” “月” , 名词作状语完, 形容词用作动词: 保全。却, 动词使动用法, 使------退却; 击退。 • F. 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形作名, 小的战果, 大的战果]• G.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形作动, 坚持到底]• H. 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名作动, 侍奉, 礼待] [• I并力西向• [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西;名词作动词, 前进]] 。

古今异义词• A、 其实百倍• B 、 思厥先祖父• C 、 后秦击赵者再• D 、 始速祸焉• E 、 可谓智力(它实际上。今: 实际上)(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速: 招致。今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识、 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 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为一个词, 指人认(前例(前例、 旧事。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旧事今指真实的今指真实的• F 、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G. 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7. 六国论文言知识梳理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随)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四、词类活用

  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①古义:他实际上。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祖父:①古义:祖辈父辈。

  ②今义:爷爷。

  3、至于:①古义:以致,以至于。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①古义:智谋,力量。

  ②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可以:①古义:可以凭借。

  ②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故事:①古义:旧事,前例。

  ②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六、句式

  1、举(之)以予人(省略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3、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结构后置)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6、洎牧以谗诛。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呀!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为标题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