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文学论文如何分析诗歌的审美形象

如何分析诗歌的审美形象

发布时间:2022-06-15 00:21:46编辑:小编归类:文学论文

若要论述意象和意境,首先需要概观地了解一下中国人的审美崇尚。人类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虽然千差万别,不能整齐划一,但是人们的审美趣味受到民族的共同的审美心理的影响,有着一定程度的共同倾向性,这似乎也符合了瑞典心理学家的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一个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古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共同的民族心理的熏陶下,总会形成某些传统的审美崇尚,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些风格,或者说古代中国人的文学审美崇尚,可以从历代文论家的著作中找到它们。

一、 自然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话是唐代李白对江夏韦太守的诗作的推崇之词。他本人还发出了:“自建安以来,绚丽不足珍。”的呼吁,要求文学作品气韵天成,真实自然。
自然美不是单纯的自然生态的美,同时也是一种真实的美。推崇自然之美,是普遍存在于中国人审美思维中的思想,它和主张一切顺应自然的思想一样,发端于先秦时期的老庄思想。庄子曾在《天道》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王充把“朴”解释为:“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即自然形态的树木,是一种不假雕琢的自然美。自然同时也意味着真实。庄子进一步说:“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是不会感人的,真实才会自然。浑然逼真,不假雕琢,这才是庄子推崇的自然之美。他把这看成美的最高境界。
这种审美思想虽然发源于老庄哲学,但未被当时的人们普遍接受,因而在当时未形成一种审美崇尚。到了魏晋时代,文人士大夫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儒家思想的严格束缚,很多人都是“外儒内道”或“内儒外道”,他们推崇老庄,崇尚自然,喜欢清谈,反对华丽雕琢,要求文学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崇尚清新自然的文学审美情味。
齐梁时期的刘勰也曾明确地提出“自然会妙”的文学。他认为美是客观的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外加的,有了自然之美,再饰以辞采,才是真美。
自然的艺术使人感到亲切、平易,没有做作、隔膜之嫌。这在魏晋之后成为一种对文学作品共同的审美要求,并一直沿续下来。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专列了“自然”一品,并这样论述:“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诗作应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容不得半点伪装,所以俯拾即是,而不应当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剽窃的赝品。谁能把握住这种自然之道,就可以着手成春,写出优美的诗意。它不勉强,不做作,因而也就不必堆砌词藻,搬用典故来装点门面。这种自然,也是一种平淡,一种清新。
王国维甚至认为元代戏曲所创造的意境,特色就是“一言以蔽之,自然而已。”并说,“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
但是,任何艺术都不是原始状态的自然形态的照搬,自然美是经过文学家创造的艺术境界,是庄子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绚丽之极而又归于平淡的境界。艺术的自然美,是大巧之后的返朴,是去掉了雕琢斧痕之后的自然,也是精湛的艺术功夫以朴素的自然形式表现出来,并经过推敲、琢磨,最后才成为看来是不假雕琢的浑然天成的艺术精品。
举这样的诗句为例,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二、含蓄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不仅是文学,中国其他传统艺术,如绘画、书法,乃至建筑,无不讲究含蓄的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画的含蓄美,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色。
含蓄,不仅是一种艺术风格,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艺术规律,自然也成为一种审美崇尚。举例说,王安石的“浓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这一点红,已经足以透露春天的气息,让人自然而然联想起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说,含蓄美就是要求文学作品不能一览无余,只有含蓄之美才能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引起阅读兴趣和审美愉悦。
强调含蓄的美,强调意在言外,如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这些文学审美情趣都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影响。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和庄子说的“至乐无乐”,都很自然地引伸出了“无言之美”的审美理论。庄子在《天道》篇中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文学作品的内在意境,往往比语言文字直接表达出来的东西要深远而广阔得多。文学艺术给人的美感不一定都是语言所能形容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从魏晋时代开始,对含蓄之美在理论上有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刘勰在“隐秀”中说的“隐以复意为工”,指明了含蓄之美来源于丰富的内容,内容充实是含蓄的前提。钟嵘在《诗品序》中把含蓄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结合起来,“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他把含蓄看成是赋比兴的结果,“文已尽而意有余”这句话成为后人对含蓄之美的典型概括。
到了唐以后,人们把含蓄看成艺术功力的表现,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 司空图着力推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就是主张文学作品通过有限的描写,去表达丰富无极的内容。他把含蓄看成是文学的基本特点。
隐约或含蓄不只是艺术的形式美,而且关系到作品的思想张力。如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如果一言道明,就不会给人审美愉悦和难以磨来的印象。文贵含蓄成了我国古代文学审美中的传统审美观点。文学作品有的这种含蓄之美,也就使人们在文学的审美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在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美感享受。

三、 新奇美——“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奇也就是新,新也就是奇了。中国古代文学家们看到了创新和变革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因而提倡这种出人意表的新奇美,正是对异常的、独创的艺术境界的追求。
以新奇为美的观念可以上溯到很早的神话传说。人类童年时期,对许多自然现象都会感到奇怪,而又无法进行科学的解释,于是有了神话。从这些神话中开始产生出了古人的“奇”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新奇美的另一个方面是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一向反对因袭模仿,而主张意取尖新,即文学作品的独创性。杨万里在《诚斋集》中说的“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就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要有独创性,自成一家而不模仿别家,才能名传千古。
受儒家的不语怪力乱神以及经世致用的观念的影响,在新奇的审美观念中,重心在于要求表现“不奇之奇”,如刘勰提出的“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真,指现实的真实性;正,就是要依经立义,要以儒家的典籍为依旧。新奇美的审美主张要求奇出于正、奇出于真,即不奇之奇,虽然有些勉强,但这正是古人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所作的探索和总结。

很高兴为您解答!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许多的老年妇女为什么都膝盖疼?有什么好的办法? 金融科技为传统金融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