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科技论文中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中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发布时间:08-18 01:14编辑:小编归类:科技论文

中国高铁在世界的地位里程第一,速度第一,拉动了中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铁新城一座比一座漂亮,将来会取代航空成为第一高速交通工具。

中国高铁一直是国人的骄傲,从高铁的运营里程到建设规模,中国都占据世界第一位。

2008年8月1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作为第一条公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高铁,它打响了中国打造高速铁路品牌CRH第一炮。

后来,中国高铁就跟开了挂似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复兴号CR400 试验速度达400公里/小时!“复兴号”的首发,使世界高铁有了“中系标准”。如今,中国高铁已成为了我们的“外交名片”。

中国高铁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是出于自身需求。中国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地域广博,交通“瓶颈”制约了城乡和区域发展,高铁建设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中国已经具备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能够满足高速轮轨的施工、运行与维修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高铁也就应运而生。

目前,高铁速度的关键,还是在于无缝钢轨的焊接技术以及严格的检测标准,这些,中国的技术人员都做到了;同时,为了建设高寒地区的高铁,技术人员日以继夜奋战,终于解决了钢轨与路基冻胀控制的难题,成为唯一一个掌握了高寒地区高铁核心技术的国家,这一点上,美俄都自叹不如。

历时9年,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一开始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到现在的自主研发、从“混血”发展到“纯中国产”,中国被称之为“高铁教科书”,是当之无愧的。

科技公元,带你了解最创新的技术,最创意的产品。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科技公元!

中国为什么大力发展高铁?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日本新干线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铁不仅能够刺激当地经济,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消费额远远大于火车,更为安全高效。

除去拉动经济增长,满足现代出行需要之外,我们大力发展高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春运。春运是我国的特殊国情。每年到了春运时节,长途交通的压力都非常大。这个几乎涉及全国的人口大迁徙,不断的考验着我国的交通调节能力。

而且,中国人有一个特点,走长途特别喜欢做火车,一来安全,二来便宜。因此,我国发展高铁就成了大势所趋。

如今,我国的高铁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还远销国外,成为了中国崛起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国高铁取得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通过多次春运的考验才实现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春运这样的机会,来测验自己的交通抗压能力。

因此,强劲的需求、厚实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使了我国高铁事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包括高铁在内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大发展的背景。

除了中国外,目前世界上高铁比较发达的国家有日本、德国、法国这样的中等大小国家;而像俄罗斯、美国、印度、加拿大这样辽阔疆域的大国,都没有太多的高铁。

所以说,中国高铁取得的成功既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其他国家,尤其是疆域大国羡慕的对象。

从我们国家来说,有一句政府和老百姓都有的口号,要想富先修路。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建高铁,首先是在经济发达的区域,把北上广连起来。所以这些线路也是以最高的标准来进行设计的,日流量也是非常大的。我举一个例子,现在北京到上海这条线,日常情况下,别说逢年过节,平时情况下要买当天票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现在我们围绕这些客流量大的地方我们研制双层高速动车组。因为现在发车的间距已经最小化了,坐车平均15分钟发一辆车,再不能够把时间降下来,降下来可能运行管理方面有安全性的问题,所以现在想用同一辆车来运更多人。所以研制双层高速列车,打算从目前每一次坐一千人左右可以到两千人,这是第一个角度。

第二个现在正在修京沪二线,沿着海边走的这一条线,东南沿海这些线路。京沪、京广的线路都是赚钱的,其他的线路目前从运营角度来说是亏本的。主要几个原因,因为每修一条高速铁路,各个地方都是为了经济发展,所以从未来发展来说,为了发展偏远地区,高铁站要布局在那些地方。另外,相对来说我们国家西部确实比东部落后,这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这种情况下,你修路就是为了它发展,也是为了我们国家共同致富,共同富裕这个观点来说的。但这些情况也不断改变,刚修的第一年可能情况差一点,第二年就好一些,到第三年,第四年基本可以保持平衡了。所以这个不能看眼前的一两年,要看未来五年,十年的结果。

作者:杨国伟(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

出品:SELF格致论道讲坛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朝的民间科研力量有多厉害? 为什么说明朝是中国五千年来最厉害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