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史论文江门五邑侨乡文化论文(五邑侨乡文化与侨乡精神论文)

江门五邑侨乡文化论文(五邑侨乡文化与侨乡精神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7 04:30:05编辑:小编归类:历史论文

1. 五邑侨乡文化与侨乡精神论文

广东侨乡文化最典型地代表了华侨文化的本质特征: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的本质,并不单单是一部“苦难史、创业史、爱国史”,更关键的是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质,这是华侨文化及其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生命之源。

五邑、广府侨乡的华侨文化是这一本质特征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华侨华人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广东侨乡文化是一种主动的开放、学习、接纳。“侨”而不崇洋媚外,不全盘西化:“乡”而不迂腐,不顽固,凸显出侨乡文化形成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性。因而,在中国侨乡文化研究领域具有独特性。

侨乡文化对岭南文化品格的贡献:开拓性、开放性、包容性、主动性和自信、创新。

2. 江门五邑侨乡文化与侨乡精神研讨

走在五邑侨乡,人们往往会被一栋栋、一排排看上去颇有历史韵味的碉楼、洋房所吸引。它们风格多样,式样各异,有廊楼式、罗马式、英国古堡式、德国哥特式、西班牙式、伊斯兰式等等,使人始终感到就像是在一幅秀美的历史图画中畅游。五邑华侨建筑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体现了五邑华侨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所持的自信,开放和兼容的态度。

而侨乡建筑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开平碉楼,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侨乡历史文化,也被评为国家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侨乡儿女,乃至于中华民族珍视的历史瑰宝。

3. 五邑侨乡文化的内容

侨乡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过程。最直观的是城镇规划布局、骑楼与碉楼建筑等。

它们充分展示五邑华侨在吸收西方文化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上表现的大胆的文化创新与当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机结合的智慧。

它们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经受了时间考验,现已被认为是适应历史地理环境,,调适人地关,系达到和谐共存一种良好方式。

4. 五邑侨乡精神是

为了彰显五邑侨乡的历史文化魅力,提高江门的阅读氛围,努力推进江门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助力江门文化强市建设,12月26日,在江门市新华书店购书中心举办庆祝江门市文联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江门作家书展暨艺韵书香阅读会。

5. 五邑侨乡文化与侨乡精神论文1500字

余中华,女,汉族,1977年8月生,重庆云阳人。主讲课程:健美操、大学体育。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2000年7月在成都体育学院取得本科学历,教育学学士。

2003在西南大学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12月评为讲师。

现任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教师

主要成就

在教学工作中,善于运用“小团体”模式用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成绩突出。在认真钻研教材,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撰写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学术多篇。

人生格言:同一个校园,同一个梦想。

6. 五邑侨乡文化心得体会

江门号称华侨之乡,体现出来以下几种华侨文化:

1、建筑形式。《让子弹飞》就是带红了江门的建筑文化,还有开平碉楼,赤坎影视城等都是中西文化的结晶

2、饮食文化。中国的蒸,煮,烧,西方最喜欢炸,炸,还是炸,所以来江门,请你品尝到世界各位口味的美食

3、家族同盟。由于走出国门,人生地不熟,语言,技能等障碍,大部分华侨都是从事饭店,超市等高频,回款快,人力高等生意

7. 五邑侨乡文化心得1500字

江门商帮-“邑商”,是粤商重要一支。李桂生教授被誉为“邑商之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江门商帮”即邑商的概念。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后期为抗日救国和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经历了数百年的漂泊闯荡,邑商在东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不断蜕变,最终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商帮的特点。

五邑人很早以前就有出外谋生的历史。

最大的移民潮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江门五邑很多人为了生计,被卖猪仔去金山做苦工。经过几十年的勤力拼搏,至清末民初开始,华侨在海外站稳脚跟后,侨汇就源源不断地流入五邑侨乡。据有关资料,从1864-1949年的85年间,侨汇总额为35.1亿美元。以台山县为例,1930年侨汇达3000万美元,几乎占全国侨汇(9500万美元)的1/3。1937年达到1.8亿美元。

另据统计,江门全市户籍人口385.53万人(截止于2004年底),而祖籍江门五邑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有376万多人,有海内外“两个江门”之称。江门五邑华侨、华人遍布美国、加拿大和西欧、东南亚等10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50年代,五邑乡亲占了港人的80%左右。仅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广大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在江门捐资赠物、兴办公益事业达50亿港币,兴办侨资企业2300多家,投资总额超过36亿美元。

涌现了像伍舜德、利国伟、吕志和等一批优秀邑商。

改革开放后,不少五邑人与他们的前辈一样,走出家门去到珠三角、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谋生和创业。

海水涌到哪里,邑商就闯到哪里

邑商出洋闯荡历史悠久,早在公元879年唐僖宗时代就已有新会人前往印度尼西亚经商。但五邑人大规模出洋闯荡还是始于19世纪,19世纪初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统治者昏庸腐败,五邑工商业凋敝,百姓的生活困难,小部分五邑先辈开始偷渡到海外谋生。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对外门户打开,大清帝国进一步走向衰败。外强入侵,内乱连年,民不聊生,不甘贫穷落后的五邑先辈们开始大规模地去海外闯生活,他们中闯出了富甲一方的巨商,但也有的从此一去未归。

伴水而居的五邑人天生就具有海洋性格,蓝色的大海,以其浩瀚与深邃,诱惑着一代又一代的五邑人出海闯荡,也造就邑商这一个特殊的群体。勇敢勤劳的五邑先辈随着海水的漂泊,涌向了全世界。早期的海外邑商,大都是以“三把刀”(剪刀、菜刀、剃头刀)起家的,尔后转向从事零售、中介和批发业。在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开始从事扩张性运营,累积起相当规模的商业资本, 在当时发展工业化政策的推动下,一部分海外邑商把握住了发展契机,将商业资本转移到工业领域,适时地引进各类管理、技术等专业化人才,加强与当地资本的合作,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继而造就了冯国经、吕志和、利国伟和伍舜德、李文达等等一大批海外商业巨子。

爱国爱乡,桑梓情深

海洋性格使得邑商遍布五大洲四大洋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恋祖爱乡的乡土情节始终像风筝线一样牵扯着他们,取得成就后回馈桑梓成了他们普遍的做法。

自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起,就有邑商邓荫南变卖产业支持和号召海外华侨回国参加革命。再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八年结束,期间五邑侨商积极组织抗日募捐,仅美加邑商抗日捐款就达数千万美元,可见邑商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祖国和家乡发展,号召更多的华侨前来投资发展,海外邑商与新会、台山、开平政府成立了广东华侨投资公司新会、台山、开平分公司以方便华侨投资。受到号召的海外邑商回国纷纷回国投资于轻工、纺织、旅游、宾馆等建设,为江门五邑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邑商庞大的侨汇和他们的投资一样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也是一笔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对国家恢复经济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海外邑商和侨胞纷纷为江门五邑的教育、卫生、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慷慨解囊,捐资赠物,造福桑梓。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底,江门五邑地区共接受捐资赠物达50多亿元!

亦商亦儒是邑商

生长在海边的邑商,在文化有一种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海洋文化特质。天风海涛的生活环境和开放、漂泊的海洋文化打破了稳定、封闭的内陆文化也成就了邑商兼容并包的特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飘洋过海远赴美加澳等各国谋生打拼,在成长的过程中邑商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开放整合的海洋精神引导邑商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并使之与五邑地域文化相结合,使邑商企业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整合中,不断获取综合创新的活力,不断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

因此邑商很少拉帮结伙,帮派意识很淡薄,这跟水泼不进的潮汕商帮完全不同。邑商因其独立性,他们不盲目排外,跟邑商打过交道的人很容易看出他们大都不排斥外地人,五邑当地的民众对各地来此创业的人都能持包容理解的态度。可见邑商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表现出海洋文化特有的对异质文化的兼容性。

但五邑侨乡文化是一种不彻底的海洋文化,几百年的欧风美雨也不能洗刷几千年来内陆黄土文明留在在邑商身上的印记。受以陈白沙为代表岭南学派所推崇的儒家思想影响,邑商在创业经商和回馈桑梓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种道德感和责任感,这些特质很大程度上对邑商的事业起到了助推的作用,但这种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在成就了一大批富商的同时又抑制了巨商的出现。

儒家文化所主张“学而优则仕”、“重官轻商”、“重农轻商”与崇商的海洋文化背道而驰,这导致了许多邑商在经商成功之后将精力投向官场和学术界谋求新的方展,而放弃了将产业做大做强的机会。衣锦还乡的邑商们虽大量投资乡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大兴土木,或建学堂或修宗祠,开路架桥,造福乡里,所有的这一切就是邑商骨子里那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的真实体现。儒家文化就是“中庸之道”,在邑商嘴边常挂着这么一句话:“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先做人后做事”,这种做人处世的态度在创业前期保障了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小有成就之后这种中庸思维却又禁锢了邑商进一步的发展。

开创新邑商的创富传奇

时事变幻,时过境迁,随着曾经叱咤风云的老一代邑商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新一代的邑商开始展露头角,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在或正准备改写邑商的历史,代表人物如维达李朝旺、银雨樊邦弘、嘉宝莉仇启明、金羚潘皓炫、天健梁广义等等。对此我把以下四类人统称为为新邑商:生于斯,长于斯在五邑地区经商创业的五邑人;祖籍是五邑地区但在中国大陆其他地方经商创业的五邑人;仍在海内外经商的海外老邑商的后代;定居或常年在五邑地区经商创业的外地人;而早年出国创业打拼的老邑商和新邑商则合称为邑商。作为新一代的邑商,在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兼容并包、独立开放的老邑商精神的同时,应当再添加“敢为天下先”和“抱团打天下”等一些元素,重新塑造邑商品牌,再创邑商精神。

8. 五邑侨乡文化作文2000字

江门是第一侨乡,在海外的华人众多,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促进中外经济做出杰出的贡献。江门包括台山丶开平丶恩平丶鹤山和江门五个地区,统称江门五邑地区,在海外的华侨足迹布满五大洲,在海外的华人不忘乡音,以乡音为纽带紧紧团结在一起!

9. 五邑侨乡文化论文800字

亦商亦儒是邑商

生长在海边的邑商,在文化有一种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海洋文化特质。天风海涛的生活环境和开放、漂泊的海洋文化打破了稳定、封闭的内陆文化也成就了邑商兼容并包的特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飘洋过海远赴美加澳等各国谋生打拼,在成长的过程中邑商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开放整合的海洋精神引导邑商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并使之与五邑地域文化相结合,使邑商企业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整合中,不断获取综合创新的活力,不断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

因此邑商很少拉帮结伙,帮派意识很淡薄,这跟水泼不进的潮汕商帮完全不同。邑商因其独立性,他们不盲目排外,跟邑商打过交道的人很容易看出他们大都不排斥外地人,五邑当地的民众对各地来此创业的人都能持包容理解的态度。可见邑商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表现出海洋文化特有的对异质文化的兼容性。

但五邑侨乡文化是一种不彻底的海洋文化,几百年的欧风美雨也不能洗刷几千年来内陆黄土文明留在在邑商身上的印记。受以陈白沙为代表岭南学派所推崇的儒家思想影响,邑商在创业经商和回馈桑梓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种道德感和责任感,这些特质很大程度上对邑商的事业起到了助推的作用,但这种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在成就了一大批富商的同时又抑制了巨商的出现。

儒家文化所主张“学而优则仕”、“重官轻商”、“重农轻商”与崇商的海洋文化背道而驰,这导致了许多邑商在经商成功之后将精力投向官场和学术界谋求新的方展,而放弃了将产业做大做强的机会。衣锦还乡的邑商们虽大量投资乡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大兴土木,或建学堂或修宗祠,开路架桥,造福乡里,所有的这一切就是邑商骨子里那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的真实体现。儒家文化就是“中庸之道”,在邑商嘴边常挂着这么一句话:“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先做人后做事”,这种做人处世的态度在创业前期保障了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小有成就之后这种中庸思维却又禁锢了邑商进一步的发展。

开创新邑商的创富传奇

时事变幻,时过境迁,随着曾经叱咤风云的老一代邑商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新一代的邑商开始展露头角,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在或正准备改写邑商的历史,代表人物如维达李朝旺、银雨樊邦弘、嘉宝莉仇启明、金羚潘皓炫、天健梁广义等等。对此我把以下四类人统称为为新邑商:生于斯,长于斯在五邑地区经商创业的五邑人;祖籍是五邑地区但在中国大陆其他地方经商创业的五邑人;仍在海内外经商的海外老邑商的后代;定居或常年在五邑地区经商创业的外地人;而早年出国创业打拼的老邑商和新邑商则合称为邑商。作为新一代的邑商,在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兼容并包、独立开放的老邑商精神的同时,应当再添加“敢为天下先”和“抱团打天下”等一些元素,重新塑造邑商品牌,再创邑商精神。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锥体上滚实验论文(锥体上滚实验的结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