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管理论文关于子夜的论文(关于子夜的诗句)

关于子夜的论文(关于子夜的诗句)

发布时间:2023-04-01 05:00:08编辑:小编归类:管理论文

1. 关于子夜的诗句

全诗:

《书舍寒灯》

元·叶颙

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虹午夜香。

异日长檠珠翠处,苦心寒焰莫相忘。

叶颙(1296—?)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2. 关于子夜的诗句古诗大全

1,金星伴月步苍穹,月情星心皎相融。人若参透天上事,苦海无边爱共赢。

2,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3,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3. 关于子夜的诗句有哪些

1、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唐·李冶《明月夜留别》   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李商隐《霜月》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5、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6、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8、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唐·李白《秋浦歌其十三》   9、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一首》   10、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唐·薛涛《月》   1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王维《山居秋暝》   1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4、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唐·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1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唐·刘方平《月夜》   19、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20、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2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苏轼《中秋月》   22、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23、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24、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25、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   26、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唐·曹邺《故人寄茶》   27、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唐·杜牧《旅宿》   28、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唐·贾至《别裴九弟》   2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30、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嘏《江楼有感》   3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32、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3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34、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韩愈《山石》   35、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唐·杜甫《漫兴》   36、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7、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38、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39、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送春》   4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41、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宋·苏轼《西江月》   4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苏轼《前赤壁赋》   43、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4. 子夜歌诗句

1、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蛇绾。——出自宋·苏轼《孙莘老寄墨四首》

2、寄声问僧护,儿发可以绾。——出自北宋·黄庭坚《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

3、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出自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

4、一痕头导分云绾,两点眉山入翠颦。——出自元·张翥《鹧鸪天 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

5、海户山窗几梳绾,菱花开落何人见。——出自唐·陈陶《古镜篇》

5. 带有夜子的诗句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释义: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释义: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释义: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

释义: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5、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释义: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释义: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释义: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释义: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9、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释义: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10、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白居易《清明夜》

释义: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6. 《子夜》名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身高六尺六,绵州昌隆(现四川江油)人,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注】“随风直到夜郎西”,有的地区将“风”写为“君”,即“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3、杨花:柳絮。

  4、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指沅溪、武溪、酉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7、随风:一作“随君”。

  8、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湖南沅陵县(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

  得知你被贬龙标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

  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题解〗

  上面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这从李白集中另两首诗的标题《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可以推见。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说他“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可见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龙标即今湖南省芷江县。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我国古诗的体裁至唐代而大备。作为一代宗匠的李白,无论对于哪种体裁,用起来无不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不过其中尤以歌行和七绝的精湛成就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在李白集中,题材是怀人赠别而体裁又是七绝的多达数十首,但绝无一首构思或表现方法雷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用“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用“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寓情于景,“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衡卿》)情景交融。不管用哪种手法,都能真切而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使人回味无穷;而本篇则以想象的驰骋和构思的别致在同类诗篇中独具一格。诗人匠心独运和技巧之娴熟,于此也可窥见一斑。

  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唐玄宗天宝七年(748)戊子四月,以高力士为骡骑大将军,其权力与地位日渐显赫,太子称之为兄,诸王公称之为翁,附马则直呼为爷。李林甫、安禄山同时因附其而被摧升为将军与大臣。杨贵妃三姊皆被封为国夫人,地位既高,势倾天下,杨贵妃的堂兄杨钊,善窥玄宗之意而迎逢之,恩幸日隆。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约开凿于该年。

  王昌龄五十八岁。春,以“不护细行”之罪,被谪龙标(今黔城)尉。时李白还金陵,与王昌龄相遇,遂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左迁:眨官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龙标:唐代县名。唐武德七年(624)设置,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王昌龄贬官龙标,故后世习称王龙标。诗中“闻道龙标”,即以贬官之地龙标代指王昌龄。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作。据考证,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约在天宝七载(748)。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贬谪远方的王昌龄。

  王昌龄为何被贬?当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评语中说是“不矜细行”,新旧唐书也都说是“不护细行”,可见王昌龄没有犯大的过错,充其量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被贬滴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遐荒”,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诗人常建在一首怀念王昌龄的诗中已流露愤慨和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鄂诸招王昌龄张债》)李白更是不顾社会上“谤议沸腾”(殷璿语,引自《唐诗纪事》),秉笔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一、二两句,侧重于写景和叙事。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

  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交通十分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三、四两句则转为抒情。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至此,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全诗想像丰富,构思奇特,正是李白善于吸收乐府民歌丰富滋养的结果。六朝吴声歌曲《子夜秋歌》已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佳句;初唐诗人齐擀《长门怨》是一首列入“相和歌辞”的乐府诗,诗中“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也是以拟人手法写月的绝妙好辞。显而易见,李白对以上前人的诗句既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诗人含英咀华。自铸伟词,使语意一新,意境一新。清人施补华评此诗“深得一‘婉’字诀”(《岘佣说诗》),恰好道出李白此诗深得乐府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

  结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特色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7. 有关子夜的诗句

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夏

唐-崔道融

凉轩待月生,暗里萤飞出。

低回不称意,蛙鸣乱清瑟。

状江南·孟夏

唐-贾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夏夜帘外雨潺潺,不成寐,听蛙鸣,何处蛙声嘶破静夜,且将蛙声作管弦。

夏夜

唐-韦庄

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

正吟秋兴赋,桐景下西墙。

剡溪道中

宋-韩元吉

平潮恰恰乱蛙鸣,断送江南春雨晴。

绿谷细看桑眼破,紫茸还见草心生。

乘晓汲闻蛙鸣

宋-韩淲

起来片月尚朦胧,汲井开门露滴空。

隐隐雾横山澹薄,蛙声犹在小池东。

际蓝论文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反假货币论文(反假货币文章)